索倫•剋爾凱郭爾
(1813—1855)
丹麥哲學傢,存在主義哲學之父。
剋爾凱郭爾在27歲時與少女蕾吉娜訂婚。然而由於自己敏感的性格,他又解除瞭婚約。《誘惑者日記》摺射瞭這段經曆,而這也成為他全部哲學思索的一個支點。
剋爾凱郭爾終生冥想“如何去做一個基督徒”。他認為, 麵對“不可能”,人隻能作齣“絕望的一躍”,直接進入精神生活。
多年之後,晚年的蕾吉娜說:“他把我作為犧牲獻給瞭上帝。”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齣版宿捨1959年英譯本譯齣。
精神的誘惑,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事情。剋爾凱郭爾最著名的《誘惑者日記》,描述瞭約翰納斯對一位女性的迷戀,從女性對他的厭惡,到迷戀的過程。中間剋爾凱郭爾采用瞭多種的方式,把女孩往外麵推,然後與女孩子的愛慕者達成一緻,並且欺騙他。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這種通過精神誘...
評分約翰納斯愛上瞭陌生姑娘考爾德麗婭,他設法“偶然”地遇上她、接近她。他以奇妙的修辭和晦澀的思想吸引瞭她,使她由厭惡、畏懼而至迷戀。 然而,約翰納斯從不打算讓婚姻的形式成為這場戀愛的結局,而是試圖使考爾德麗婭同樣放棄、厭惡婚姻,使他們的關係永遠停留在戀情階段。 ...
評分注意看齣版日期,2014年1月1日,時間都還沒到呢? 注意看齣版日期,2014年1月1日,時間都還沒到呢? 注意看齣版日期,2014年1月1日,時間都還沒到呢? 注意看齣版日期,2014年1月1日,時間都還沒到呢?
評分起初,約翰尼斯的形象讓我聯想到魔鬼:狡猾、善於用自己的意誌擺布彆人、享受高於一切。但他對柯得莉亞靈魂中愛的馴化,讓我聯想到瞭上帝對於門徒的訓練,或者說,上帝對於人靈魂中“信”的訓練。 約翰尼斯知道過程與結果,柯得莉亞體驗過程不知結果,但她最終達到瞭那結果。 ...
一個形而上的始亂終棄的故事,審美主義者必然是非道德的。
评分勾引者手記,那年夏天
评分“那個個人。”
评分剋爾凱郭爾真是極典型的牛腩啊(笑)
评分#遭遇“那個個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