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1763?~1830?) 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曾在河南任县丞。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读书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如对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无不博涉。对音韵之学,尤能穷源索隐,心领神悟。他是一个有社会理想,憧憬新生活的落魄秀才。著有《镜花缘》、《李氏音鉴》、《受子谱》。
发表于2025-04-05
镜花缘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有不少好片段,但作为长篇来说作者力有不逮,尤其写女性、写军国大事都非常薄弱。 后半部分活生生把一百个才女写成了一百个学霸,显然作者对女性生活太缺乏了解……而且明显受了红楼梦的影响,还能写成这样,换成我真不好意思拿出来。倒是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基友颇有...
评分读《镜花缘》的时候,最摸不到头脑的就是其中涉及音韵学的地方。李汝珍博学,众多才能之一就是音韵学,曾著《李氏音鉴》,亦把有关音韵的才华注入到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中。可惜现代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读懂了。 歧舌国的字母图已经让人如堕雾中,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庄中正”...
评分读到最后,我突然想到章学诚。这位当时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文人,写得一手流畅的八股文,并以此作为表达其独特思想的工具。他知道这些“章句之学”将置人于死地,他甚至恨透了这种章法,然而这却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李汝珍也大抵如此。 唐敖林之洋游历一段,千奇...
评分读到最后,我突然想到章学诚。这位当时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文人,写得一手流畅的八股文,并以此作为表达其独特思想的工具。他知道这些“章句之学”将置人于死地,他甚至恨透了这种章法,然而这却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李汝珍也大抵如此。 唐敖林之洋游历一段,千奇...
评分此书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技法是完全不及格的。 古典小说如章回体虽然也有线索不连贯、人物单薄等缺点,如四大小说中《水浒》、《三国》这方面的缺点尤其突出,《儒林外史》也同样有类似的缺点。但即便如此,前两者就各部分本身来说,人物形象还是非常丰满的,线索基本上还能连贯...
图书标签: 古典文学 李汝珍 小说 古典名著 中国文学 古典小说 古典 中国
班志称小说家流出于稗官,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阊巷风俗,立稗官使称说之,此古义也。乃坊肆所行杂书,妄题为第几才子,其所描写,不过浑敦穷奇面目。即或阐扬盛节,点缀闲情,又类土饭尘羹,味同嚼蜡,余尝目为不才子,似非过论。昔王临川答曾南丰书,谓小说无所不读,然后能知大体;而《续文献通考》《经籍》一门,亦采及《琵琶》、《荆钗》,岂非以其言孝言忠,宜风宜雅,正人心,厚风俗,合于古者稗官之义哉!镜花缘》一书,相传北平李氏以十馀年之力成之,观者咸谓有益风化。惜向无镌本,传抄既久,鲁鱼滋甚。近有同志辑而付之梨枣。是书无一字拾他人牙慧,无一处落前人窠臼。枕经胙史,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戏,聪明绝世,异境天开。即饮程乡千里之酒,而手此一编,定能驱遣睡魔,虽包孝肃笑比河清,读之必当喷饭。综其体要,语近滑稽,而意主劝善。且津逮渊富,足裨见闻。昔人称其正不入腐,奇不入幻,另具一副手眼,另出一种笔墨,为虞初九百中独开生面、雅俗共赏之作。知言哉!辄述此语,以质之天下真才子、喜读是书者。悔修居士石华撰。
简介赞!
评分两鬓成霜,金兰如梦啊
评分文笔很牛逼而且帮助我回忆起了山海经~~小说比记忆中还好看但是比记忆中少了很多历险情节。平生事,惊才绝艳,繁华过眼开一季。
评分大概小学时候读过,百看不厌,常读常新
评分才子书
镜花缘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