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沅(1730-1797年),清江南鎮洋人,字鑲蘅,號鞦忛,官至湖廣總督。他對經學、史學、小學、金石學等,皆有涉獵和研究。他認為“經義當宗漢儒,說文當宗許慎,編年史涑水先生(即司馬光)最長”。他喜歡結交學人,當時著名學者錢大昕、邵晉涵、章學誠、洪亮吉等先後在其幕中。
《續資治通鑒(套裝1-12冊)》上與《資治通鑒》相銜接,即起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一部較完備的宋遼金元編年史。全書史料完備,並仿《資治通鑒》體例,本文下分注考異。編者以徐亁學《資治通鑒後編》為基礎,並從宋、遼、金、元四史、《續資治通鑒長編》、《建炎以來係年要錄》等一百多種書中取材,凡四易稿,曆二十年而成。全書史料完備,並仿《資治通鑒》體例,本文下分注考異。其中北宋部分較精,元代部分較為簡略。 畢沅(1730-1797年),清江南鎮洋人,字鑲蘅,號鞦忛,官至湖廣總督。他對經學、史學、小學、金石學等,皆有涉獵和研究。他認為“經義當宗漢儒,說文當宗許慎,編年史涑水先生(即司馬光)最長”。他喜歡結交學人,當時著名學者錢大昕、邵晉涵、章學誠、洪亮吉等先後在其幕中。
發表於2025-04-14
續資治通鑒(全十二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完瞭《資治通鑒》,到瞭趙匡胤齣現就完瞭,尋到一個好版本的易讀的《續資治通鑒》,清畢沅的,剛讀到趙光義。他手持五部新翻譯的佛經示臣下,說“凡為君臣者,治人利物,即是修行。......”醍醐灌頂。 深為敬佩,心神往之。 曆代英主、名相、聖賢的智慧。 無論如何,時間用來...
評分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太祖趙匡胤想遷都洛陽,諸臣勸阻不聽,最後當時為晉王的趙光義也齣麵勸諫。太祖說:“遷都洛陽還不算完,時間長瞭還得遷到長安。”並解釋說,“之所以西遷,是為瞭據河山之險而裁去冗兵,以安天下。”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太祖不答,在他離開後...
評分已讀到1263年。距我們身邊的63年生人700年前。不錯。彼時,濛古已滅金,正欲統一中國。南宋理宗,賈似道正當道。我想揺揺欲墜的大宋南朝已經沒多大活頭兒瞭吧。還需看漫漫的“後來”....... 把《續》當成小說讀,還是很有意思的。
評分讀完瞭《資治通鑒》,到瞭趙匡胤齣現就完瞭,尋到一個好版本的易讀的《續資治通鑒》,清畢沅的,剛讀到趙光義。他手持五部新翻譯的佛經示臣下,說“凡為君臣者,治人利物,即是修行。......”醍醐灌頂。 深為敬佩,心神往之。 曆代英主、名相、聖賢的智慧。 無論如何,時間用來...
評分讀《續資治通鑒》 今天始讀此書,甚好,第一捲講述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年內親徵李筠、李重進,皆平之,太祖神勇,且有謀士如趙普等,如日中升;第二捲講太祖杯酒釋兵權,其對白描寫可稱精彩,於古文可算是初入其境界,讀來已不覺拗口,唯有欣欣然之謂也。於今日起每日堅持...
圖書標籤: 曆史 續資治通鑒 古籍 中國曆史 宋史 畢沅 史學 國學
復習宋遼金元曆史的好材料,沒有某些人說得那麼不堪。可以從書中明顯看到,清代對於人名的音譯,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體係。
評分不如宋史紀事本末
評分仿照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但沒有司馬光的纔學和功底,又沒有李燾的專業態度和考究精神。北宋已經有瞭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你又來瞭一個,還斷章摘句。還不如直接編寫《元史》,寫細緻徹底一點還有點參考價值。貪大求全,可惜各方麵差得有點遠。
評分遠不如資治通鑒,是曆史古籍中較下等者,畢沅不學,乃至於此。
評分2018.7.8-2019.3.14。繼研一讀完《通鑒》研二讀完《明史》之後,終於在研三讀完瞭這一本,初步達成瞭從先秦到明末全程無死角貫通。總體來講,宋朝部分可讀性高於元朝,遼金元三朝史實,由於人名翻譯問題,導緻閱讀體驗較差,細節錯誤略多,但由於沿用清代譯名,反而能讓讀者注意到一些少數民族政治世傢的延續性,也算是提供瞭另一種視角吧。但總體來說,不論是史纔,史學還是史識,畢沅比窮盡一生和幾代人精力編就的前兩部書的作者班子,還是差得遠瞭。
續資治通鑒(全十二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