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書收錄瞭德國、意大利、法國、美國等學者關於詮釋學的經典論述,這些論述從不同的角度全麵闡釋瞭詮釋學。 該書集眾多思想學派於一體,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理論性、參考性,可供廣大學者在研討詮釋學時參考使用。
目錄:
編者引言:何謂詮釋學?
1.[德國]阿斯特:詮釋學(1808)
2.[德國]施萊爾馬赫:詮釋學箴言(1805-1810)
3.[德國]施萊爾馬赫:詮釋學講演(1819-1932)
4.[德國]狄爾泰:詮釋學的起源(1900)
5.[德國]狄爾泰:對他人及其生命錶現的理解(1910)
6.[德國]海德格爾:理解和解釋(1927)
7.[意大利]貝蒂:作為精神科學一般方法論的詮釋學(1962)
8.[德國]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第2版序言(1965)
9.[德國]伽達默爾:詮釋學與曆史主義(1965)
10.[德國]哈貝馬斯:認識與旨趣(1965)
11.[法國]利科爾:存在與詮釋學(1965)
12.[德國]哈貝馬斯:詮釋學的普遍性要求(1970)
13.[德國]阿佩爾:科學主義還是先驗詮釋學?——論實用主義指號學中指號解釋的主體問題(1970)
14.[德國]阿佩爾:科學主義、詮釋學和意識形態批判——一種從認知人類學觀點齣發的科學理論構思(1971)
15.[德國]伽達默爾:答《詮釋學和意識形態批判》(1971)
.... ....
圖書館。
评分總體而言極其晦澀,哲學思辨並非我的專長。比較喜歡狄爾泰與施萊爾馬赫的文字,海德格爾則實在難以卒讀,本人尚欠火候也
评分被闡釋學支配的恐懼
评分圖書館。
评分這個學期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何把翻譯放到一個更大的層麵來探討。越讀下去,越感覺到,「翻譯」是理解與闡釋的一種錶現形式,如果隻拘泥於形式,那麼背後會損失太多可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