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利益都是有条件的 (编者加 惟俨法师 节选自论文 赵汀阳强调幸福与命运是哲学的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幸福是不可能分配,而利益是可以分配的。因为世间的利益都是有条件的、偶然的、不确定的企求,它不足以使生活具有意义或者带来幸福。人类特有的...
评分岁末年初所读书中,《论可能生活》给我启发最深。书页上折痕颇多,批注也密密麻麻。偶有几次夜深人静,手捧书卷回想往事,竟潸然泪下。感触最深者,是作者对幸福及其追求方式的论述。 作者赵汀阳指出了几种对幸福的常见误解。有人认为在规范内生活,才能获得幸福,但是无...
评分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本书。那里有无限的可能。 曾与朋友闲谈阅读的快感,说是好看的文字,那一个个字都是蹦蹦跳跳地,调动你的阅读神经。这本书就是用好看的文字,说深邃的道理,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一例。它的语式,是优雅的,而不是欧化的,模式的,或者粗鄙的那种。 赵汀阳...
评分成功人士会成弱势群体吗 马少华 2005年09月26日新京报 赵汀阳先生在9月24日的《新京报》提出了一个引人注意的命题———“警惕成功人士成为弱势群体”,他认为,由智愚、美丑、勤劳和懒惰造成的成功与不成功(即强势与弱势)是“自然安排”,因此是正常...
评分此书评来源于: 蓝天·麦子 干燥的灵魂blog 2006-01-18 《论可能生活》 去听李琛的选修,推荐这本书,于是就去图书馆借来。终于稍微了解到到底什么是伦理学,也领教了所谓逻辑严密者的语言风格,好像又有一扇窗打开了,薄薄的一本小册子,...
即使“规范”不属于伦理学,但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哲人,他们仍然只能依靠规范来判断是非或作出选择。古今之变后,哲人仍然是哲人,可其他人如果不遵循圣人或哲人的教诲,那么就只能师心自用或畅饮心灵鸡汤了。
评分即使“规范”不属于伦理学,但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哲人,他们仍然只能依靠规范来判断是非或作出选择。古今之变后,哲人仍然是哲人,可其他人如果不遵循圣人或哲人的教诲,那么就只能师心自用或畅饮心灵鸡汤了。
评分欠缺某种可能生活就意味着欠缺可能的幸福。
评分短小,精悍
评分据说他又要出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