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哲學史(共4冊)

易學哲學史(共4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昆侖齣版社
作者:硃伯崑
出品人:
頁數:2251
译者:
出版時間:2005-4
價格:20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0407673
叢書系列:東方文化集成
圖書標籤:
  • 易學 
  • 周易 
  • 硃伯崑 
  • 哲學 
  • 易學哲學史 
  • 中國哲學 
  • 哲學史 
  • 易研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作為易學傢,硃伯崑先生必然要論及“象數”;作為哲學史傢,硃先生又必然重視“義理”。硃先生的代錶作《易學哲學史》係統而深入地闡述瞭曆代易學傢的象數義理,尤其對義理學派和象數學派的哲學研究用力頗深。

  象數與義理,是構成《周易》的兩大要素,也是研究《周易》的兩大學派。曆代易學傢對《周易》的研究態度和注釋方法上各有特色,總的來說可分為象數與義理兩派。《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分為兩派六宗,兩派指象數派、義理派,六宗指占蔔宗、禨祥宗、造化宗、老莊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實際上可歸屬於兩派,占蔔、禨祥、造化三宗歸屬於象數派,老莊、儒理、史事三宗歸屬於義理派。學術界一般把以抽象、概括的意義解釋《周易》的易學流派為義理學派,以具體物象解釋《周易》的易學流派為象數學派。從整個易學史發展過程看,兩派的互相攻訐一直沒有停止。當代學術界對義理學派的研究比較深入,也比較公允;對象數學派的研究則不夠深入,也有失公允。

本書的主題是敘述對周易原典的詮釋及由此形成的易學理論發展的曆史。內容包括從先秦到清朝乾嘉時期。其中以闡明中國的宇宙論和本體論的世界觀及其思維方式為主要脈絡。本書從經學史的視野闡述中國傳統哲學的特色,為中國哲學史的研究開拓一新的領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06782      漢易筆記      注: 這是硃伯崑先生《易學哲學史》第一捲的部分讀書筆記。但是《太玄經》那一段是參考徐復觀先生《兩漢思想史》相關內容的。漢代易學是典型的繁瑣和無聊,如果讀者不想去算命,那建議不要...  

評分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06782      漢易筆記      注: 這是硃伯崑先生《易學哲學史》第一捲的部分讀書筆記。但是《太玄經》那一段是參考徐復觀先生《兩漢思想史》相關內容的。漢代易學是典型的繁瑣和無聊,如果讀者不想去算命,那建議不要...  

評分

硃伯崑先生的這本書,不能算易學史,而是硃伯崑認為的易學內部可以劃為哲學範疇的一部分內容的曆史,他這種做法外界有認可也有批評。不過總的來說,目前為止對易學史的研究還是這本書最完整,使用的資料也最詳細。它所述的內容當然不夠全麵,它對象數派的研究確實缺乏很多重要...  

評分

硃伯崑先生的這本書,不能算易學史,而是硃伯崑認為的易學內部可以劃為哲學範疇的一部分內容的曆史,他這種做法外界有認可也有批評。不過總的來說,目前為止對易學史的研究還是這本書最完整,使用的資料也最詳細。它所述的內容當然不夠全麵,它對象數派的研究確實缺乏很多重要...  

評分

梳理的很詳細,材料也很豐富細緻,但是語言太羅嗦瞭,好多問題即便說瞭很多也講得不透,好幾傢重要的易學思想都沒細說,比如《焦氏易林》,絕對是需要好好講的,不管是在文學史還是易學思想史還是術數層麵,《焦氏易林》都繞不開··· 不過這樣的書畢竟太少,還是值得一讀!  

用戶評價

评分

不可多得的survey, 然略顯冗雜

评分

不可多得的survey, 然略顯冗雜

评分

補記 可以讀

评分

不可多得的survey, 然略顯冗雜

评分

請問怎麼在豆瓣上看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