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等。
发表于2025-02-24
明代的漕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不如想像的好,论证有些大而无当。 看完明白了漕河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的,水位高于长江,需要穿过黄河,需要克服若干湖泊的波浪。 但没有完全明白,为啥要漕运,除了给北京送贡品以外,还有许多的运输,这些运输和漕运啥关系? 模糊的感觉到,明代的统治是很简单的,大部分地区只...
评分生于江淮之间,曾经是漕运最为繁盛的地段之一,所以一直对大运河/漕运有浓厚兴趣。 黄先生大名早已听闻,故此找来了这本书来读。由于是博士论文,学术更为规范严谨,资料丰富,对于我这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来说,只能很粗浅的阅读和理解了。 本书较为细致地描绘了明代漕运的运行状...
评分1. 明朝是个很有意思的朝代,不仅是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族封建王朝,还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虽然明朝初期,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向建立一个一板一眼的呆板机械社会,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呆板机械还是松动了,产生了鲜活的经济社会新事物。 如果没有满族野蛮人横叉一杠子,以明...
评分书中P117页中提到“1522年大学士杨廷和发起一场减少宫廷人员的运动。”1522年在明朝历史上即嘉靖元年,嘉靖就是后来壬寅宫变中险些遭到宫女杀害的皇帝。这里提到的杨廷和减少宫廷人员的运动是依据世宗即位诏书发动的,期间杨廷和因改革受到行刺,未遂。 是年,世宗自立统嗣体...
评分这本书是在王小波的感召下买的.买来时只知道这本书是好的,但是我不知道好在哪里,在家里至少放了有5,6年了。这次看到120页左右还留着一个折页,这应该是上次我力尽的地方.经过月末的讨论,我知道了这类书要看什么地方.但观察事物的方式仍然是倾向于与事物不太相关的理,那些宏观和...
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明史 明代的漕运 漕运 财政史 中国历史 京杭大运河
本书稿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论文,约19万字。全稿共分前言、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漕粮的运输、宫廷供应品的运输、征税与商业及劳役、结论、附件等部分,重点论述了明代对大运河的管理与大运河的功能,以及大运河对明帝国的影响。全书稿征引资料丰富,运用大量数据分析是其重要特点,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还在热衷于中国史进行宏观研究的时候。
有点艰深于我
评分看得我眼冒金星……
评分黄仁宇的博士论文。作为非史学专业人士,像我这样利用工作间隙略读一遍,已经饶有趣味了。漕运的开启,有国家安全的需要,并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但地理因素更多地制约了漕运的管理,而漕运及大明王朝的惨淡落幕,却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导致的。明朝政府缺乏经济、金融常识,且缺乏这方面的求知欲,使得漕运消耗了巨量的人力物力,全国财税账目一团乱麻。再加上中国历史上集权统治者一贯的“关门政策”、从官至民畏惧海洋的心理,限制了更为灵活和经济的运输和贸易方式发展。所以说,不是漕运拖垮了明朝,而是整个被禁锢在保守观念、胆小政治、面子工程中的行政体制拖垮了中国的经济,最终造成王朝的覆灭。
评分黄仁宇的博士论文,主题是明代的漕运,不过开题部分则梳理了运河的历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从论文中看,作者主要分为了漕粮运输和其他商品运输,大体看法认为漕运对于明代财政具有积极意义,不过由于运输费用和贪污,使得漕运费用增大,反而成为了帝国财政带来了消极影响。
评分扬州归来速度科普了下漕运历史,看了下评论区果然批黄仁宇已蔚然成风,平心而论很扎实的一本书。
明代的漕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