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维,1962年3月31日出生于布拉格。毕业于查理士大学捷克语文学系和教育系。曾经当过工厂工人和出版社编辑。
迄今共有十一部作品,包括小说、短篇小说集、谐拟讽喻剧、专栏文集。有两部作品被拍成电影,两部被改编为舞台剧。
作品深受同胞喜爱,也引起国际间瞩目。作品已被译成十七种语言版本,也已成为欧洲各国大学欲了解当代捷克文学现状时的必选之作。他可能是当今最受欢迎的中生代捷克作家。
擅长运用轻快的节奏、犀利的讽刺、有趣的对话和精准的引句,描写当代捷克人的喜怒哀乐。作品往往由生活出发,穿插以对历史、社会、文化的批评,使得看似平薄的日常生活变得立体,具备了反省的深度。
第一本着作出版于1990年,是一本侦探小说《关于凶杀案的种种意见》(Nazony na vrazdu)。为他打响写作名声的作品是1992年的小说,《悲惨生活的极乐时光》(Bajecna leta pod psa),此书以轻快讽刺的笔法,描写一个平凡捷克家庭在1968年华沙公约影响了捷克之后的二十年艰苦生活,笑中带泪,嘲弄里有同情,为他赢得了一项颁给三十岁以下新进作家的奖项,「奥腾奖」(Orten Prize)。
接下来,他在《一位读者的响应》(Napady Iaskaveho ctenare)此一谐拟作里,展现了他模仿从同胞昆德拉、赫拉巴尔到海明威、亨利・米勒等各种作家文体的功力。
1994年的作品《在波西米亚养育少女》(Vychova divek v Cechach),以通俗爱情小说的形式,讽刺了捷克在1989至90年间的教育改革制度,并且有自嘲的痕迹。大获好评,引起国际注意,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并且拍成电影。
1996年的作品《观光客》(Ucastnici zajezdu)虽采用第三人称的观点,却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以各种年龄层的捷克观光客作为切片,描写了人际关系的贫瘠乏味。
米哈・伊维擅长处理对话、提供细节,并以犀利的短句让情节直转直下,他遂把这些小说写作的长处发挥在他的报纸专栏,针对政局时事、商业电视内容、报纸媒体的低级趣味提出或幽默或挖苦的评论。专栏集结成《我们的德行》(Svedske stoly aneb Jaci jsme)一书。
《6封布拉格地铁的情书》为米哈・伊维的最新作品,企图以原型的主题和主角设定,针对爱情故事的写作方式提出独具个性的讽刺与论辩。
发表于2024-11-04
6封布拉格地铁的情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在贝塔斯曼看到这本书,初看封面设计实在不很喜欢,但是布拉格这个词却是如此吸引我,因为昆德拉,看了第一封出现在地铁的情书,觉得喜欢,于是买了它,还发消息给好友罗拉告诉她看完送给她,因为情书是写给罗拉的。 回到家看了开篇,就开始后悔,因为完全不合口味,到12点全...
评分这本书感觉名字没起好,一开始还以为是杂志情感专栏风呢(lol还真的和杂志专栏挺像的,毕竟主角就是从事这个行业,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启发) 刚读几页,就发现女主真心太可爱了,很羡慕她有一个这样的妈妈。妈妈一出场就要吐槽那些领导让她翻译的傻逼文件,瞬间让我想起了嫌弃同...
评分正相反,我认为书名俗了一点,但仍无法掩盖情节的动人和美好. 本书的细节亦很生动,描述简洁淡雅,常有引发读者"与心戚戚焉"的共鸣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译文很优美,适合一气呵成地读完. 读完之后,我发觉我对理想男人的诠释正是作者笔下的那位. 有意思.
评分先说很严肃的问题:我对湖南出版集团这本书的编辑质量持保留意见: 1.中文英文捷克文法文混杂。出现一处法文诗,每一句后用括号加中文翻译,这个勉强可以接受。大量英语对白在没有译文的情况下单独出现,明显违反翻译的原则,令人费解。同时一些名词,特别是一些品牌,如CK翻...
评分发现原来爱情也是一则隐喻。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却可能有完美的爱情――假如你放弃幻想;世上没有理想的社会,却可能有理想的生活――假如你接受现实
图书标签: 捷克 小说 6封布拉格地铁的情书 爱情 捷克文学 米哈·伊维 米哈伊维 外国文学
1999年12月,布拉格地铁的广告看板上出现了一封情书,某男子写信给前任女友罗拉:“你什么都没留下,只留给我思念。”此后半年,每隔一个月都会出现一封公开的情书。这六封情书,让罗拉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前男友奥立佛,是她既痛苦又甜蜜的负担。
罗拉21岁,在办公室、卧房或渡假胜地都要为爱情苦恼:杰夫是美国人;瑞奇过于单纯,只是个店员;奥立佛年纪太大,并且出过轨;罗伯还在念书,看来比较关心他自己。哪里一个才是正确的选择?
母亲给不了罗拉什么好建议,因为自丈夫过世后她打死不再碰捷克男性,一心想爱外国人。好友英格丽也自顾不暇:所认识的每一个男人她都想带回家。罗拉怎么办?真正的爱情该如何辨认?
在看似典型的情节起承转合之中,藉由细节的前后呼应和人物的各说各话,作者巧妙建立了一则立体的现代捷克爱情故事――以追求爱情为主轴,以手机、简讯、幽默感为元素,穿插对于社会现状的揶揄,用明快犀利的笔法,捕捉了新一代捷克人处于轻盈和失落之间的情感,以及随着美国语言与价值观的引进而促成的冲撞和抉择。
爱情一直在那里――在分手与相逢之间,在追求的行动之中。
再细读罗拉的故事,发现原来爱情也是一则隐喻。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却可能有完美的爱情――假如你放弃幻想;世上没有理想的社会,却可能有理想的生活――假如你接受现实。
给布拉格三个字骗了
评分无可言喻的棒啊,以至别人送了一本,自己还买了一本。
评分你什么都没留下,只留给我思念。
评分"你可以打动我的心,但是不要把我的心偷走",“对于一个从我这边把你的copyright偷走的人,除了恨意,我还会有别的感受吗?”...情话说得如此曼妙,让N久没看爱情小说的我,还是动心了,想说有爱才有恨吧?hhh
评分这本书的主旨就是:为了让自己早日嫁出去,就不要有那么多的幻想,来一个算一个,凑合过吧。
6封布拉格地铁的情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