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1940年9月6日-),本名王靖献,台湾花莲县人,台湾著名诗人及散文作家。早期的杨牧,深受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经过留美生活的洗礼,开始对社会进行关注。杨牧三十二岁以前的笔名为叶珊,三十二岁之后,更改笔名为杨牧,可以看作是纯粹的浪漫情怀与兼含人文关怀的分水岭。诗作曾被译入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兰文。曾任麻塞诸塞大学及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国立东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现任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讲座教授、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曾获诗宗奖(1971)、吴三连文艺奖(1990)、国家文艺奖(2000)、纽曼华语文学奖(2013)等重要奖项。
发表于2025-04-01
一首詩的完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忽然,行走著的母親跟她的孩子停步了。飛機在山谷出現,那山谷之美孩子終生記得。母親把他從大路拉開,在斜坡找到一個掩蔽的地方,自己伏在孩子身上,怕他為流彈傷及。母親的愛,撫慰的母語,大自然與故鄉,這些都是1940年出生的楊牧生命中最可持信的恆常;終究成為台灣最著名...
评分忽然,行走著的母親跟她的孩子停步了。飛機在山谷出現,那山谷之美孩子終生記得。母親把他從大路拉開,在斜坡找到一個掩蔽的地方,自己伏在孩子身上,怕他為流彈傷及。母親的愛,撫慰的母語,大自然與故鄉,這些都是1940年出生的楊牧生命中最可持信的恆常;終究成為台灣最著名...
评分忽然,行走著的母親跟她的孩子停步了。飛機在山谷出現,那山谷之美孩子終生記得。母親把他從大路拉開,在斜坡找到一個掩蔽的地方,自己伏在孩子身上,怕他為流彈傷及。母親的愛,撫慰的母語,大自然與故鄉,這些都是1940年出生的楊牧生命中最可持信的恆常;終究成為台灣最著名...
评分忽然,行走著的母親跟她的孩子停步了。飛機在山谷出現,那山谷之美孩子終生記得。母親把他從大路拉開,在斜坡找到一個掩蔽的地方,自己伏在孩子身上,怕他為流彈傷及。母親的愛,撫慰的母語,大自然與故鄉,這些都是1940年出生的楊牧生命中最可持信的恆常;終究成為台灣最著名...
评分忽然,行走著的母親跟她的孩子停步了。飛機在山谷出現,那山谷之美孩子終生記得。母親把他從大路拉開,在斜坡找到一個掩蔽的地方,自己伏在孩子身上,怕他為流彈傷及。母親的愛,撫慰的母語,大自然與故鄉,這些都是1940年出生的楊牧生命中最可持信的恆常;終究成為台灣最著名...
图书标签: 楊牧 诗歌 詩 台湾 散文 文學 诗 文学
此書為楊牧對詩的理念思考之整體展現,採書信體,原題「給青年詩人的信」,共十八篇,論詩的的定義和方法,分析詩的形式和內容,指出意象、色彩、音樂的藝術要求,並廣泛探討詩人和現實社會,乃至於歷史傳統和傳統和文學經籍與一首詩之所以完成的關係,以冷靜的筆調檢查美學和人生的和諧與矛盾,可以為習詩創作者參詳,為實際批評方法的借鏡,也可以為楊牧自剖文學心靈的散文集。
「...詩人一生的閲歷正是『詩與真實』之交織,詩是真實,無詩也是真實,所以真實是真實。否則我們不如也附和另外一種人的說法:詩是虛幻的,無詩而營苟擾攘的一生又何嘗不是虛幻?庸碌度過的歲月,或甚至豪情萬狀完成的一生,又何嘗不是虛幻?真實是虛幻。」
评分07072011
评分我想这集子会在未来的几年被我反复翻看。温柔敦厚,诗教也。
评分少年時一心擷取速成的寫作技巧,失望而逃。近日重讀,卻覺震動。這書從宏觀的角度談詩人如何自省外望,如何對待詩和世界,在我看來它比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更加遼廓精深。楊牧展示的不是一勞永逸的標準答案,而是一個可敬的先行者的足跡,令人蠢蠢欲動,想以不一樣的步法,追上去。
评分书简只是一种体裁,并不是这些文字的确切目的。以它为手段,细述诗的发生,成长,和定位。
一首詩的完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