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十讲

中国大学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专攻现代中国文学史及学术史、教育史。出版专业著述《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等;随笔集《学者的人间关怀》、《掬水集》、《茱萸集》等;1991-2000年与友人共同主编人文研究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人文研究集刊《现代中国》。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2-10
价格:1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33625
丛书系列:名家专题精讲丛书
图书标签:
  • 陈平原 
  • 大学 
  • 教育 
  • 文化 
  • 大学之道 
  • 思想 
  • 教育史 
  • 历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明知说了“等于没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持之以恒地关注大学的命运,正就职了那句老话:“位卑未敢忘忧国”。只可惜学识浅,撰述无多,勉强选出来的,也就这薄薄一册。

所选十则关于大学的文章,《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和《学术讲演与白话文章》三篇,是这两年新撰的,从未入集;其余七文,分别选自我已刊的五书。至于略为分隔,上编论文,下编随笔,目的是区别体例:论文用底注,尽里说细,例于研究者复核;随笔则文中夹注(夹注中的篇目,除特别注明者,均见所序或所评之书),以妨碍阅读为原则。

[目录]

自序

1 中国大学百年?

2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附录一:“教育迷”的追慕

3 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民国年间的北京大学与中央大学

4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

5 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6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1922年的“风景”

7 校园里的真精神——《北大旧事》序

8 不该消失的校园风景——《走近中大》序

9 教育史上的奇迹——阅读南开

10 过去的大学——怀想西南联大

附录二:吴宏聪先生的《向母校告别》及相关照片

附录三:向母校告别(吴宏聪)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照例是周末回到住处开始翻看之前积累下的书,寻找一些适合当下心境的来看。看到这本大学十讲,自己还是相当怀念大学的点滴,也曾一度思考过关于大学的种种。陈平原生活在北大,在研究大学史之前本已有一定学术成就,故而对大学的研究也是交叉的,不是很系统。但也给读者...

评分

我想,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一定不会小觑大学在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十讲》一书的后记中则这样表述他的观点:大学制度的建立,包括其蕴含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于传统中国的改造,是带有根本性...  

评分

我想,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一定不会小觑大学在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十讲》一书的后记中则这样表述他的观点:大学制度的建立,包括其蕴含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于传统中国的改造,是带有根本性...  

评分

我想,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一定不会小觑大学在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十讲》一书的后记中则这样表述他的观点:大学制度的建立,包括其蕴含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于传统中国的改造,是带有根本性...  

评分

我想,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一定不会小觑大学在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十讲》一书的后记中则这样表述他的观点:大学制度的建立,包括其蕴含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于传统中国的改造,是带有根本性...  

用户评价

评分

非专业的大学史家写的大学,别有味道。

评分

前几讲关于中国大学的来源、西方制度、书院精神以及新文化(白话)运动详细,关于具体大学的内容单薄,毕竟难以在短短几千字里面介绍完一个大学的内容,但能突出某一重点,例如中央大学的政治性,南开大学的民办实用等等,也能让人有所得。

评分

有重复的内容,但是有些细节如果不去了解校史直接看会出现误解的问题。

评分

受益匪浅!

评分

批注不知所以,照抄原文,实属多余,十文长短不一,“十讲”不过凑数。中国的大学理想好比太监,下面呢?没了。那把刀无论是“垄断思想”、“党教不分”、“校长任命”,都可以归结为“党化教育”。然蔡孑民固也,而今人追慕先贤者设亦其位,则下流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