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nand Braudel(1902——1985年) 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大师。1902年8月24日生于法国默兹省的一个小村镇。1923年他获得索邦大学的历史学学士学位并成为一名教师。他首先在北非的阿尔及尔呆了十来年,之后到西班牙、意大利。1932年他回到巴黎,在孔多塞中学任教,但3年后又去了巴西。1937年返回巴黎时,他巧遇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吕西安·费弗尔,结下了亲密友谊,并成为《年鉴》杂志的撰稿人。俟后二战爆发,布罗代尔应征入伍。“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但终因法国的战败而于1940年成为德国的俘虏,在战俘集中营里度过了五年。在那里布罗代尔几乎全凭记忆写出了代表作《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的初稿。这篇长达一千余页的博士论文于1947年答辩通过,两年后正式出版。此后其学术地位直线上升。他于1956年至1968年间任《年鉴》杂志主编,成为年鉴学派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其主要著作尚包括《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法兰西的特性》、《文明史纲》等。除了学术著述外,布罗代尔也是出色的学术活动组织者。他参与创建了高等实践研究院第六部、人类科学院等学术机构。1984年布罗代尔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5年11月逝世。
主要贡献:重视历史研究中的时间因素,对历史上的时间作了多元话的理解,提出包括了“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长时段理论。
发表于2025-02-08
地中海考古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布罗代尔 考古 地中海 年鉴学派 欧洲史 年鉴学派与世界体系论 文明
它不是史前世界和古代世界的外行之作,而是出自一位一直钟情于地中海研究的历史学家、作家之手。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在蔚蓝色的光线映衬下,通过对巨石建筑、金字塔、希腊神庙或罗马长方形大会堂的精彩描述过去的一幕幕活剧似历历在目。
费尔南布罗代尔不仅是法国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而且是写文章的高手。
终于在坚持下读完了剩下的文字,在一片混乱的战争交替中慢慢揭开地中海的古老历史,和那陌生的遥远的过去,充满令人着迷的想像。
评分故事性强,纵横数千年。但我个人感觉作者还是擅长15世纪以后的地中海史。
评分在世界上有很多内海,都值得像布罗代尔这样为它们写一部考古的和文明的历史,就跟中国有关者言,比如东北亚的黄海、东南亚的南海(这些海最近因为航空母舰的进驻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其实,翻开现在的世界地图,看看哪些海是航空母舰经常出没的地方,大概也就知道哪些海在历史上最重要),自古就是舟楫往来、人员交通的海上通衢,是各种文明交流、交融的十字路口,这些海,是地理的枢纽,也是历史的轴心,只有理解了这些海的历史,濒临的内陆文明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 当中国人为自己在黄海和南海的军事存在倍感焦虑的时候,其实,需要做的事情,除了建造航空母舰和海军基地,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为黄海和南海分别写一部用汉语讲述的历史。前者是军人的职责,后者是历史学家的功课,历史通常就是军人和史官共同创造的,剑和笔,缺一不可。
评分纵横捭阖,方见功力。只是,布老好像沉湎于自己对于地中海的天马行空的幻想中,而把我们这些仰望的人给落下了。
评分布罗代尔是个很棒的学者,可惜翻译者不是
地中海考古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