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

随想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巴金
出品人:
页数:664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1-01
价格:4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33345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巴金 
  • 随想录 
  • 文革 
  • 回忆录 
  • 随笔 
  • 中国文学 
  • 历史 
  • 散文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转部分文字,写出了我的心声。作者名字不转了,见谅。 在十年文革以后,谁曾站起来承担过一丝责任?中国文人 固然没有,他们重新出山以后,除了哭诉奴才的委屈外,根本不懂得反省。那些非 文人呢?那些直接的责任者呢?又有谁反省过?我不是不懂得文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没...

评分

我想说说巴金。 我所看的他的第一本书是著名的《家》。这是一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它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如同生活一般,仿佛就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它让我明白能够感动人的东西只有真实的生活。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是青壮年时期的巴金,是一个恨不得马上改变旧社会的革...  

评分

评分

也是《随想录》 1.坦诚以待 说到巴金,当然不能说不喜欢,但是在新文学的重要作家里,我不会把他排到前几名。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品味和喜好,比如当我读到郁达夫的小说,也会深深喜爱,读到凌淑华,也会着迷。自然也有看到陈丹青和韩寒在对话中批评巴金等人没有什么文学素...  

评分

--转部分文字,写出了我的心声。作者名字不转了,见谅。 在十年文革以后,谁曾站起来承担过一丝责任?中国文人 固然没有,他们重新出山以后,除了哭诉奴才的委屈外,根本不懂得反省。那些非 文人呢?那些直接的责任者呢?又有谁反省过?我不是不懂得文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没...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谈论文革时期时,体制内的作家要么选择回避,要么选择大加的甚至是近于盲目的批判,从而显得自己足够先锋或者足够有历史责任感。但巴老的随想录给了我另一面,颤颤巍巍的忏悔和回忆,不逃避,不辩解,不夸大,在这里我看不到小说家巴金,也看不到艺术家巴金,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巴金或许没有尼采 拜伦们的豪气,但是我们依旧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普普通通的人,我们该如何选择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最后,希望真话不要总是出现在暮年的时候。

评分

巴金哎,不能骂,也没必要捧太高。诚如某人所说,真话是真话,不过满篇都是藏藏掖掖,没有恶狠狠一鞭子甩下去的痛感。反正我快读不下去了

评分

作为一个女性可能更多会为巴老对亡妻的回忆而动容。看到他说我比她大十三岁为什么我没有比她先死时走在回家路上的我眼睛都湿了……

评分

为什么提倡说真话的人总说了一大堆废话!!

评分

接近死亡,曾经唯唯诺诺的老人不再沉默,要努力说出经历的真相,自省,检讨,不停呐喊:要警惕,不要让悲剧再次发生。文人单纯,厌恶金钱,寄望于乌托邦。多少年了,他依然欣喜于创作自由,期待民主选举。他问,历史可以随便改写吗?他还问,是什么让单纯的学生变成嗜血的虎狼?他说,四人帮,绝不止四个人;他还说,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活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