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堯棠,祖籍浙江嘉興,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傢庭。自幼在傢延師讀書。五四運動中接受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語專門學校攻讀英語,參加進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參與組織“均社”,進行反封建的宣傳活動。1922年在《時事新報.文學旬刊》發錶《被虐者的哭聲》等新詩。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夏畢業後,經常發錶論文和譯文,宣傳無政府主義。1927年赴法國,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錶後引起強烈反響。1928年鼕迴國,居上海,數年之間,著作頗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愛情三部麯”《霧》、《雨》、《電》。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麯”之一《傢》,是作者的代錶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鞦天東渡日本。次年迴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齣版社總編輯,齣版“文學叢刊”、“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季月刊》,同年與魯迅等人先後聯名發錶《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和《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抗日戰爭期間輾轉於上海、廣州、桂林、重慶,曾任《呐喊》周刊(後改名《烽火》)發行人、主編,擔任曆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彆齣版瞭長篇小說《春》和《鞦》,完成瞭“激流三部麯”。1940年至1945年寫作瞭“抗戰三部麯”《火》。抗戰後期創作瞭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短篇小說以《神》、《鬼》為著名。抗戰勝利後主要從事翻譯、編輯和齣版工作。
1949年齣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文聯常委。1950年擔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曾兩次赴朝鮮前綫訪問,輯有《生活在英雄們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兩本散文通訊集。1960年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作協副主席。“文革”中,遭到瞭殘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瞭中國現代文學館。他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奬、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傢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巴金直麵“文革”帶來的災難,直麵自己人格曾經齣現的扭麯。他願意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一度齣現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終於寫作瞭在當代中國産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曆史責任,從而達到瞭文學和思想的最後高峰。
《隨想錄》堪稱一本偉大的書。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經驗來傾心創作的。沒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沒有對完美人格的追求,沒有高度嚴肅的曆史態度,老年巴金就不會動筆。他在《隨想錄》中痛苦迴憶;他在《隨想錄》中深刻反思;他在《隨想錄》中重新開始青年時代的追求;他在《隨想錄》中完成瞭一個真實人格的塑造。
發表於2025-02-25
隨想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原文見我的blog:http://www.tianya8.net/2005/12/3.html 我們處於一個尷尬的年代,一個曆史仇恨和集體忘卻相互交錯的年代。 已經離開我們的巴金在最後一篇文章中寫道:“有人告訴我一件事,據說有個西德青年不相信納粹在波蘭建立過滅絕種族的殺人工廠,他以為那不過...
評分正所謂文如其人,巴金的《隨想錄》處處透著他耿直與善良的好意,即使是說理,也十分本份誠懇。 七十五歲的老人,經曆瞭劫難,曆盡滄桑。這份善良與誠懇,應是早年性格使然。 文章大都寫於文革後的七九年,如今又二十八載。今天讀來,言辭不免有些老套,絕不能與新生代如韓寒...
評分孤獨的巴金 摩羅 摘自《當代作傢評論》,1996年第6期 在享有盛譽的諸多中國作傢中,巴金是最受我尊敬的幾個人之一。然而,當我和朋友們聊天時嘗試列舉本世紀傑齣作傢時,我竟沒有將巴金列入。近年來,除瞭他翻譯的赫爾岑《往事與隨想》,我也一直沒有興緻去重讀他彆的著作。這...
評分也是《隨想錄》 1.坦誠以待 說到巴金,當然不能說不喜歡,但是在新文學的重要作傢裏,我不會把他排到前幾名。當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品味和喜好,比如當我讀到鬱達夫的小說,也會深深喜愛,讀到淩淑華,也會著迷。自然也有看到陳丹青和韓寒在對話中批評巴金等人沒有什麼文學素...
評分這是我去年寫的讀後感 今天在圖書館偶然間發現瞭巴金老先生的《隨想錄》閤訂本,這是非常難得的,現在市麵上的大部分是節選本,並且還很貴,而這本三聯1987版的書確隻有8.8元,所以趕緊藉來一看瞭。並決定從今天起把一位知識分子的良心展現於大傢麵前,也把自己的一些鬍思亂想...
圖書標籤: 巴金 隨想錄 文革 迴憶錄 隨筆 中國文學 曆史 散文
文革博物館還是沒有建成
評分不知為什麼我就是不怎麼喜歡巴金的文章
評分巴金老人傢真是被洗腦的夠夠的
評分不過就是講點真話。
評分巴金寫隨想錄,並不是為瞭寫文學作品,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錶達技巧”。很多汲取瞭諸多技巧精髓的人看來,往往是看不慣的。但世紀老人,貴在遭受瞭文革年代後,仍然有真摯質樸的白話,實實在在地錶白是非心。他的隨想錄讀多瞭,每一篇其實都在講同一件事情。是這個人,很可貴。人的堅韌、強大,是不需要探究高妙的技巧去修飾的,縱然有卻不用,也不容去質疑其不朽。文學還是人格為上
隨想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