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原名管谟业,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发表于2024-11-25
生死疲劳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没有《蛙》让我喜欢,但比《红高粱》和《透明的萝卜》让我喜欢。 那段快闪让我笑死了,为什么都没看见有人共鸣—— “退位之后,我已经很少参加天花广场上的圆月例会,偶尔参加一次,也感到索然无味。我们当年的圆月例会,总是载歌载舞,总是喝酒吃肉,总是恋爱交配...
评分 评分能把承载历史沉甸甸重量的长篇,写出让你读得爆笑不止读出精神快感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这是我看的莫言第一本书。不讳言是冲着诺贝尔奖项去一探究竟的。很惭愧,现在能被一本书,尤其是长篇吸引着读下去读完它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有些只是囫囵翻翻或是看到半途就扔下...
评分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
评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在致辞时说:“莫言的想象力超越了人类的存在,他是一位杰出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描述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 莫言的想象力是否超越人类的存在,这个我不敢下定论。但是他的确是一位杰出的写实主义者。就算他的作品未必真实反...
图书标签: 莫言 小说 生死疲劳 中国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
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莫言郑重地将土地放在记忆的丰碑前,看着它在历史中渐渐荒废并确认它在荒废中重新获得庄严、熔铸、锋利。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看疲劳了
评分看得我目瞪口呆
评分最喜欢写驴的那段。在地铁里捧着手机看那段的时候我的表情肯定很亢奋来着,嘿嘿。轮回多了,重新投胎的为自己申冤等初衷都渐渐丢失了。白氏最可怜。洪泰岳到最后我倒是不讨厌了,他愚蠢地执着于毛时代的共产倒也让人不得不尊敬。主要的几个角色,除了金龙我都喜欢。小说尾声死了不少人,泪点无下限的我几乎一路哭着看完,虽不喜欢这疲劳无力的结局,但真的也不舍得这些角色。
评分如果不是看到各种“驴”,差点忘了自己看过这本书。
评分如果不是看到各种“驴”,差点忘了自己看过这本书。
生死疲劳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