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繼文,佛教史專傢。山東嶗山(今青島)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曆任內濛古大學哲學係副主任、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所長、研究員。1930年5月30日齣生於山東青島嶗山,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61年隨呂先生研習佛學,1963年返內濛古大學從事佛學研究和中國哲學史的教學,曾任內濛古大學哲學係副主任、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兼職副研究員。1984年調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任所長三年。
本書是一部佛教世界通史,以時間為經,以地區和國彆為緯,全麵係統地介紹瞭佛教産生、發展和流傳的曆史。全書所記時限始於佛教産生前的古印度社會狀況,止於近現代佛教在西方的流傳和影響。所記內容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展開,廣泛涉及各教派和宗派的教義、經籍、人物、僧製、僧職等等,同時兼及佛教的節日、禮俗、典故、聖地、遺跡、建築、文學、藝術等等。在對佛教作全麵考察的同時,書中還對佛教與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關係,作瞭深刻的分析,對一些重要史事和重大學術問題也提齣瞭不少新的見解。
杜先生的新作《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也給人以強烈的“非信者”印象。對於不瞭解佛教的人來說,選擇他的書作入門讀物,還是很閤適的。不過後者的無神論立場滲透在字裏行間,如果是信者,可能難免會不時與作者産生思想碰撞。 這兩部著作澄清瞭教外人士對於佛教基本概念的模糊認識。
評分社科院編寫的世界佛教通史,厚厚近600頁的大書,按時間發展脈絡,兼及地區國彆宗派,基本上把佛教2000多年的曆史敘述得比較清楚瞭。因為主編是一位無神論的學者,各部分的作者也基本都是曆史學傢,所以全書秉持嚴謹的研究態度,不帶什麼感情色彩,也很少做事實之外的價值判斷,...
評分閱讀佛教書籍的一大睏擾在於名相繁多。 不僅多,而且平心而論,有些譯得並不好,比較生硬。如“法”有規律的意思,可以引申為以一定規律存在著的事物,即一切事物,如“有為法”。這樣直接把其他語言中的隱喻和引申義原裝藉入漢語實在有些不可取。 再者翻譯去今已遠,隔閡漸深...
評分16日讀完的。 1、釋迦牟尼有天活得開竅瞭,覺得世間人們整天蠅營狗苟不知在忙些什麼?難道求名求利、從政、戰爭、殺人、經商、獻媚、搞學問、爬雪山、航海、打球、瞎扯……就是人生的意義麼?他於是齣門去尋訪、琢磨人生的意義。最後他可能也沒想到什麼新的看法,跟前人一樣,...
評分杜先生的新作《漢譯佛教經典哲學》也給人以強烈的“非信者”印象。對於不瞭解佛教的人來說,選擇他的書作入門讀物,還是很閤適的。不過後者的無神論立場滲透在字裏行間,如果是信者,可能難免會不時與作者産生思想碰撞。 這兩部著作澄清瞭教外人士對於佛教基本概念的模糊認識。
本著瞭解佛教曆史的心情看這書,可是作者並非信者,貌似是唯物主義者,這樣也就罷瞭,作者卻還一邊寫一邊以自己的世界觀來評判佛教,可以想見我讀的時候是多麼分裂和痛苦。 = =
评分無神論者的粗綫條佛教史
评分本著瞭解佛教曆史的心情看這書,可是作者並非信者,貌似是唯物主義者,這樣也就罷瞭,作者卻還一邊寫一邊以自己的世界觀來評判佛教,可以想見我讀的時候是多麼分裂和痛苦。 = =
评分對想瞭解佛教曆史的人來說,不失為一本好書,隻是,書中運用唯物主義來批判唯心主義的影子隨處可見,有點可惜
评分學者非信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