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笔名胡美丽,1952年2月13日-),作家、文学学者,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学位。是台湾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和中华民国文化部首任部长,亦曾在美国、德国、台湾、香港的多所大学任职。
1984年出版处女作《龙应台评小说》,后有杂文、文化批评、小说、散文、纪实文学等多种作品,如《野火集》等,言行遍及华人地区如两岸三地、新加坡,以及德国等地,产生一定影响。为“推动全球意识”,创办有龙应台文化基金会。
简约犀利 发自肺腑 放眼寰宇
看完“大江大海”我无处倾诉,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这本我从香港背回来的书,身边的人几乎没有看过的,连听说的都很少。这本被中国大陆严令禁止的书背负了太多的历史重担,大陆的任何销售书架都承担不起它的重量吧?历史仅仅是历史,它有些人的自主决定,却是有些人的被动承受...
评分“战争的土石流蓄势待发,但是,一滴水,怎么会知道洪流奔腾的方向呢?” 常常在说,我们学习苦难史,就是要让那些血和泪来提醒我们,我们所站立的这片土地,曾经承起先人的伤痕累累。可是,为什么要记得呢?我想,是为了让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吧,也是为了唤起所有人内心的...
评分看完“大江大海”我无处倾诉,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这本我从香港背回来的书,身边的人几乎没有看过的,连听说的都很少。这本被中国大陆严令禁止的书背负了太多的历史重担,大陆的任何销售书架都承担不起它的重量吧?历史仅仅是历史,它有些人的自主决定,却是有些人的被动承受...
评分“战争的土石流蓄势待发,但是,一滴水,怎么会知道洪流奔腾的方向呢?” 常常在说,我们学习苦难史,就是要让那些血和泪来提醒我们,我们所站立的这片土地,曾经承起先人的伤痕累累。可是,为什么要记得呢?我想,是为了让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吧,也是为了唤起所有人内心的...
评分看完“大江大海”我无处倾诉,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这本我从香港背回来的书,身边的人几乎没有看过的,连听说的都很少。这本被中国大陆严令禁止的书背负了太多的历史重担,大陆的任何销售书架都承担不起它的重量吧?历史仅仅是历史,它有些人的自主决定,却是有些人的被动承受...
虽然是八十年代写的,但是却惊人地和现在大陆的热点有大量的重合
评分就把这个当成《大江大海1949》吧。这世界上所有的暂别,如果碰上乱世,就是永别。那么悸的生离死别,那么重的不公不义,那么深的伤害,那么久的遗忘,那么沉默的痛苦。
评分以此表示大江大海1949吧。龙应台一如既往有激情,却比20年前的野火集沉静深邃得多,技法上的熟练与高超更助力于内容的直指内心。还有,她始终抓住了时代的核心命题。
评分意外收获的是 大江大海1949
评分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