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如果你問一個美國出生長大的「ABC」自己是什麼人,他大概回答:「美國人」或「華裔美國人」。如果你問的是已經定居東南亞幾百年的華人,他會回答「華人」或「中國人」。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一個台灣的民眾,那麼他說不定以為你有什麼政治目的,於是拒絕回答。
從這裏看來,本書質疑「什麼是中國人」,顯然有其事實的根據。過去學者曾經認為「華夏同出一源」,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但是在考古學、人類學與歷史學的最新發現下,這種觀點已經大有問題。就說春秋戰國時代,江南一帶的楚國人就被中原人士稱為「蠻夷」;而唐朝開國的李氏家族,血統也大有疑問──他們都是後來「加入」華夏的族群。及至今日,許多大陸邊境的族群都還為了是將自己視為「華夏」的一分子,感到猶豫不決。
本書作者嘗試要回答的,就是這些原來屬於「邊緣」地帶的族群,如何在資源分配與競爭的環境中,藉著「集體記憶」或「失憶」來成為「華夏」、或者是「非華夏」。因此他指出,我們其實不該問「你是什麼人」,而應該問「你為什麼覺得自己是什麼人」。
本書最後一章分析了台灣的現況。因為從「中原」的角度來看,台灣也是「華夏的邊緣」。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與「華夏」的距離在時空阻隔之下慢慢成形,並且各自形成自己的「集體意識」──也許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年來對於「二二八事件」的重視與強調;它反映了人民與國家當局建構「台灣集體記憶」的努力。相對之下,「七七事變」與「南京大屠殺」等等過去「中國人」共同的戰爭受難記憶,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年輕人心目中,「日本」代表的是新的流行文化,而不是戰爭殺手。)你將發現,在「X」世代之間,凝聚彼此的憑藉已經不再是神州大陸的記憶。
於是我們看到,新的集體記憶正在凝聚、舊的集體記憶已逐漸消失。作為「華夏邊緣」的台灣,我們的族群認同與族群的邊界,仍然在不斷的修改、不斷的重新塑造屬於自己的「邊緣」。(文/林風沂)
发表于2024-12-22
華夏邊緣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的大陆版本是个删节版,不仅删掉了最关键的台湾那一章,而且很多地方删掉了对大陆不敬的言论。不过这样也好,倒比台湾那个版本更显得学术化,也可以避免有关台湾问题的争论。其实这本书在淡化大陆民族情绪的同时,也有消解台湾本省族群意识的功效,这一双刃剑对待台...
评分 评分这本书在封面上印着“影响台湾学界的畅销著作”的广告词,为什么会在台湾畅销?看一些爱国人士对此书咬牙切齿的斥之为“学术豆腐渣”就知道了。这是一本用当代族群理论来重新述说华夏民族历史的学术著作。在一定层度上也是解构当今民族主义思潮,戳破“中华民族”万世一统神...
评分曾经在成都听过王明珂先生讲过羌族的人类学研究问题的讲座。,边缘就是中心,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问题到任何时候都存在。(记得上研究生时一位藏族的兄弟,潜伏了近两年才暴露自己,因为少数民族兄弟都有奖学金的问题,这位兄弟才暴露了身份,前面没有奖学金时我们都不知道这...
评分时间: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邱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评议:褚建芳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邱月博士首先大致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取向:四川羌族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明珂先生的《华夏边缘》一书与自身的研究内容存在较强...
图书标签: 人类学 王明珂 历史 社会学 民族 身份认同 历史学 中国
本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重要學術專門著作補助出版。
當統獨問題紛擾未息,當民族意識在人群中甦醒,民族認同成為政治上、思想上的新議題,身為「中華民族」的我們,是否曾想過,何以我們稱為「中國人」?華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來?
究竟什麼是中國人?這問題不僅困擾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也困擾許多居於中國認同邊緣的人;本書即嘗試解答此一問題。作者認為,由線性的歷史溯源,以及對所謂典型中國人的研究,都難以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維持與變遷─來了解中國人的本質。本書說明,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中國人)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華夏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非華夏。
以中國人為例,作者藉著歷史、考古與人類學資料,探討與人類族群認同相關的資源競爭與分配關係,社會歷史記憶與失憶的過程,典範與邊緣觀點爭論中的社會本質,以及歷史的現實意義等問題。作者希望本書能幫助我們思考自身的認同問題(為何我們要宣稱自己是中國人或台灣人),以及思考當前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分析方法独到,切入点精准新颖,难得一见的好书,王先生的书看来都值得一追
评分学贯中西。
评分完。全。無。法。說。服。我。想說政治就直接說啊想說台灣人不同就直接說啊 扯什麼其他民族。
评分我们所知的历史,必然经过观察者主观意愿的加工。因此历史的真实面目不可能如实还原,所以真正有效的研究对象,不是历史的遗迹,而是人们对这些历史遗迹与文本的不同解读。结合前几天读完的《终结的感觉》,可以知道无论是个体回忆,还是集体回忆,回忆本身的目的仍然是为当下利益服务,因此重构甚至虚构在所难免。理解重构是因何发生,对个体而言,可以更了解真实的自己,而对一个群体,则可以更清楚其内聚与游离的原因何在。
评分以论代史,所以虽有考证但算不上全面详实。此书最重要的价值是用现代族群理论的一种——主观认同为基础的族群理论来探讨中国的民族史。写游牧民族的几章后来扩充为《游牧者的抉择》,但提升有限。但他的《羌在汉藏之间》写得很翔实而有说服力,推荐阅读。
華夏邊緣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