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敬东, 1970年1月生。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
发表于2025-04-10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教育 涂尔干 渠敬东 社会理论 教育社会学 现代性 社会学经典理论
康德在《论教育》中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1.“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2.“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假若单从字面去理解,我们大体上可以读出这样的意思:1.教育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并区别于其他的根本要素——教育即是人性,是人的自然;或者按照康德在同一段话中的说法,“除了教育从人身上所造就出的一切外,人什么也不是”,所以,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规定性。2.任何教育都是人的教育,都由人来执行,教育是依靠“人”来塑造“人”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秘密,在于“已完成的人”与“将完成的人”之间所发生的联系,这意味着,教育不仅是在“教”与“学”之间所结成的一种人际纽带,而且,教育必是当前发生的,属于实践的范畴。总之,康德的这个说法,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人的自然和人的社会构成……
逻辑清晰的一本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探讨的“教育”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德国人文主义时期的"bildung"(教化)概念,而这一概念溯源在古罗马,或者说是被罗马化了的晚期希腊,而不是纯正意义上的古希腊,因而同柏拉图之"paideia"有质的区别。paideia分享着古代思想所具有的“自然”视域(此“自然”不同于本书多次引述的康德《论教育》里的人的“自然”),罗马化的教化观其形而上前提乃是历史主义。我认为认清这一分殊很重要,本书在后一种视域中展开论述,逻辑清晰,蛮好。
评分逻辑清晰的一本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探讨的“教育”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德国人文主义时期的"bildung"(教化)概念,而这一概念溯源在古罗马,或者说是被罗马化了的晚期希腊,而不是纯正意义上的古希腊,因而同柏拉图之"paideia"有质的区别。paideia分享着古代思想所具有的“自然”视域(此“自然”不同于本书多次引述的康德《论教育》里的人的“自然”),罗马化的教化观其形而上前提乃是历史主义。我认为认清这一分殊很重要,本书在后一种视域中展开论述,逻辑清晰,蛮好。
评分渠老师好!
评分逻辑清晰的一本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探讨的“教育”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德国人文主义时期的"bildung"(教化)概念,而这一概念溯源在古罗马,或者说是被罗马化了的晚期希腊,而不是纯正意义上的古希腊,因而同柏拉图之"paideia"有质的区别。paideia分享着古代思想所具有的“自然”视域(此“自然”不同于本书多次引述的康德《论教育》里的人的“自然”),罗马化的教化观其形而上前提乃是历史主义。我认为认清这一分殊很重要,本书在后一种视域中展开论述,逻辑清晰,蛮好。
评分作为网络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兼任参与者,观察者和书写者身份,免不了去看去听去说去沟通,对我个人而言,存在两个必然的挑战,1 如何在人道关怀的立场和尽可能多的信息基础上,随情景改变,调整看的视角和看的距离。2 面对形形色色的对话者,如何快速定位沟通内容和方式?包括如何避免无效沟通,如何在沟通的共识性原则基础上有效对话等等等……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