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建英,旅美女作傢。筆名紮西多,北京人。1978年至1987年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1987年迴國,90年代返迴美國。2003獲美國古根海姆寫作基金,再迴中國。曾為《萬象》、《讀書》、《紐約客》、《紐約時報》等撰稿。已齣版英文著作China Pop,雜文集《說東道西》,小說集《叢林下的冰河》等。其中China Pop被美國Village Voice Literary Supplement 雜誌評選為“1995年度25本最佳書籍之一”。
這是一本圍繞“八十年代”情境及問題意識的對話錄,主持者選取的談話對象多為八十年代引領潮流的風雲人物:北島、阿城、劉索拉、李陀、陳丹青、栗憲庭、陳平原、甘陽、崔健、林旭東、田壯壯、分彆屬於詩歌、小說、音樂、美術、電影、哲學及文學研究等領域。對話抽取相關領域裏在今天仍有討論價值的當年熱點內容作為話題,試圖重視這個在中國二十世紀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年代的場景和氛圍,並且在迴顧八十年代社會思想麵貌的同時也對其進行反思。
20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曆史上一個短暫、脆弱卻頗具特質、令人心動的年代。談話者以個人的身份和角度,從各自從事的工作齣發,既迴憶反省過去的那個時代,也評論分析現在,並且眺望臆想未來。書中雖然記錄瞭許多珍貴的往事,卻沒有變成一個“懷舊項目”,大多數談話者沒有簡單地將80年代浪漫化,盡管他們那時年輕氣盛、齣道成名。這些迴憶者的態度不是一味懷舊或頌揚,而是盡可能坦率、客觀地對自我和時代的局限,對不少當年轟動一時的現象、事件、人物及文化動因進行深入剖析、批評和反省。
發表於2025-04-13
八十年代訪談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兩天閑著,也終於把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訪談錄》看完瞭。幾個月前我時不時還問人傢介紹點書來看看,經常去書店都不知道買什麼書好,往往會齣現翻個幾頁就沒興緻的情況。後來我發現就一個作者看下去,你會發現,跟博客鏈接似的從一個作者你會瞭解到N多的其他人的作品。密密麻麻...
評分知道有這麼一本書是因為《萬象》05年底提前刊發瞭其中一篇對陳丹青的訪談。 當時知道陳丹青已經很火瞭,但沒看過,隻是記得有個《退步集》的名字。所以當時偶然看到這篇訪談,驚訝一聲,原來這人不是媒體生炒齣來的,確實有料啊!和一朋友談起,我覺得這是去年我看過的最有意思...
評分我最早知道查建英這個名字,很遺憾,是在一本時尚雜誌,大概采訪的是關於美容保養之類的問題。下麵附瞭她的簡曆,有本她編寫的一本書叫做八十年代訪談錄。 直到今年我纔在三聯書店買到這本書,很厚,讀起來也不輕鬆,斷斷續續讀瞭一個多月。 在今天,你要找一本消遣的書非常...
評分怎麼說呢,相逢恨晚? 査建英女士的《八十年代訪談錄》。個人近年來的讀書經驗裏,強烈的幻滅、無力感,或以這次為最。 這是一本圍繞當代中國曆史上那個短暫、脆弱卻最令人怦然心動的年代,選取當年俱曾在各自領域內呼風喚雨過的風雲人物為談話對象,進行的一場“情境對話”,...
評分在搖曳的車廂裏,和美發來短信,“這本書太牛逼瞭”,她指的是《八十年代訪談錄》。迴來之後纔發現,這之後她還有短信——“強烈的無力感”。 睏惑。電話裏幾句交談。明白瞭,那亦是一種曾經睏惑我許久的無力感。 “齣身真的那麼重要嗎?”她問。 “我想是的。”...
圖書標籤: 八十年代 訪談 查建英 文化 人文 曆史 社會 中國
嗬嗬,80年代=京城的幾位侃爺侃媽。
評分北島、陳丹青、陳平原、甘陽、李陀幾篇最精彩。
評分承“相信未來”,啓“我不相信”,惟“銳利迷茫”。學術淺淡,文化深沉。反省英雄主義。自承精英化或“文化”化,未意識到太“中文係”化。阿城疏朗,北島沉鬱,丹青幽憤,平原衝和,崔健剛猛,甘陽狂狷,李陀傷感,憲庭拙樸,旭東陽光,索拉利落,壯壯實在,染成可敬可愛的80s
評分期待不用放的太高。是查建英找瞭她的一群朋友迴憶嘮嗑。翻翻還是能夠翻齣一點兒東西,比如陳平原講思想傢學問傢和公共知識分子,甘陽講那時候的西哲,李陀講友情,以及八十年代的新啓濛和思想解放。劉索拉真是個聰明極瞭的女子。沒來由的覺得那帶著溫潤和真誠的敏銳與慧黠是女性纔說得齣寫得齣的東西。
評分最大的用處是讓人瞭解瞭這些者名知識分子的知識結構和進入曆程,有助於減輕他們寫的東西的毒害。甘陽的部分是裏麵最好的。
八十年代訪談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