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1929~ )
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罄。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8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是在心情极端落魄的时候看了这本慢。以前觉得,能成为昆德拉这样写作的人很酷,以前也曾追求过,不过现在早已放弃。sigh。顺其自然吧。 那半个月,在家卧床修养身体。非常缓慢地看了这本慢。小部头的书,字间距又大,真真是印证了“慢”。 昆德拉的作...
评分昆德拉的这部小说讲了两个相互对位的故事,慢与快,古代与现代。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维旺德农的小说《明日不再来》,记述了18世纪的一位无名骑士与一名称为T夫人的侯爵夫人的一夜情。两人互有情人,在一个美好的夜晚邂逅,骑士陪伴T夫人来到一座古堡,他们先是眼神调情、再是漫...
评分看到说这是他去法国写的第一本小说不禁莞尔。 法国这个国家的有条不紊到拖沓竟然让他想到一个慢字。 本身是学法语的人,对法国人的懒散有一定的了解,不知道它到底是看见了快想起了慢还是看见了慢想起了快。 历史和政治甚至自然环境的改变到现在,竟然已经成为了普通人也可以感...
评分刚看两分钟,就忍不住感叹米兰昆德拉的文字。 他写道:“捷克的一句谚语,将他们温柔的闲暇以一个定义来比喻:悠闲的人是在凝视上帝的窗口。凝视上帝窗口的人不无聊,他很幸福。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却被扭曲为无所事事,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无所事事的人心情郁闷,觉得无聊,并...
本来不喜欢任何意识流或类意识流没情节虾米虾米的,但是读着读着感觉也还是蛮有味道的
评分读的第一本米兰昆德拉
评分回头还是看看法语版吧……
评分我为这本书,拉长了翻阅时间。
评分整体呈“作者—人物”的嵌套,又分为现实—历史—虚构三声部,其中历史部分用到了预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