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坎德尔(Eric R.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56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83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系教授、霍华休斯医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Nobelist Eric Kandel's account of how his personal quest to understand memory intersec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ience.
In Search of Memory relates the astonishing story of how four different and distinct disciplines—behaviorist 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and molecular biology—converged into a powerful new science of mind. Through its profound insights into thought, perception, action, recollection, and mental illness, this new science is revolutioniz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 and memory while simultaneously showing great promise for more effective healing.
The narrative follows Eric R. Kandel through the last five decades, focusing on Vienna, where he became fascinated with memory. With intrepid scientific ardor, Kandel was captivated first by history and psychoanalysis, then by neurobiology, and finally by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 of memory. His resulting,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was the foundation for his path-breaking research that will continue to dominate modern thought—not only in science but in culture at large. 50 illustrations.
研究记忆的人经常会说我们对于分子机制了解的太多而对环路机制了解的太少。考虑到记忆中最重要的分子机制(例如cAMP通路)大部分都是由本书作者的实验室发现的,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贡献有多么重要。 此书基本上是作者对自己科学生涯的回顾,按照年代次序描述了他主要的科学发...
评分五年了。 在我提笔撰写这篇序言时,脑海里正经历着一次心理时间旅行,围绕本书翻译工作的种种记忆及情绪涌上心头。这些往事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意义,却没必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名把这本书通读过许多遍的“资深”读者,我试图站在读者的角度,分享这部笔酣墨饱之作的吸睛之处,并...
评分研究记忆的人经常会说我们对于分子机制了解的太多而对环路机制了解的太少。考虑到记忆中最重要的分子机制(例如cAMP通路)大部分都是由本书作者的实验室发现的,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贡献有多么重要。 此书基本上是作者对自己科学生涯的回顾,按照年代次序描述了他主要的科学发...
评分这本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写的《追寻记忆的痕迹》,身为一个996,我花了20天左右,每天下班之后利用业余的时间坚持阅读完毕。每天仅读1~2章,不敢读太多,这是因为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对我来说未知的词汇,以及大量的理论需要消化。读的...
评分【注】本书评所引用原书内容及页码已根据本人翻译的[全新中文版]做了更新。 最近先后读了两本科学家自传,神经科学大牛Kandel与社会心理学大牛Aronson。碰巧的是,不仅这两位大牛的人生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连书的内容都有些异曲同工。就经历来说,两位都是犹太人,自然在价值...
算是我的神经科学入门了吧 总算了解到了我一些看不清的心理学东西 神经科学确实很好的在原理上探索者 看来 心理学心愿该了了 满足不了我了
评分这是最早出的精装本,除了封面与平装本不同(而且不如平装本好看),内文排版完全一致。一年之后的平装本修正了若干错误(比如第96页的1944那句话是事实错误),还有第29章的notes多了一小段对书中某位奥地利学者看到书之后的来信辩解进行回应。
评分原著更佳。
评分: K837.126.2/K162
评分原著更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