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书,是这样地编起来的——
一九三二年八月五日,我得到霁野,静农,丛芜三个人署名的信,说漱园于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病逝于北平同仁医院了,大家想搜集他的遗文,为他出一本纪念册,问我这里可还藏有他的信札没有。这真使我的心突然紧缩起来。因为,首先,我是希望着他能够痊愈的,虽然明知道他大约未必会好;其次,是我虽然明知道他未必会好,却有时竟没有想到,也许将他的来信统统毁掉了,那些伏在枕上,一字字写出来的信。
鲁迅,出生于1881.9.25,死于1936.10.19。 这两天看《东方文学史通论》,提到东方文学中的五大文豪,两个是印度的泰戈尔和普列姆昌德,两个是日本夏目漱石和芥川龙之介,最后一个,便是中国的鲁迅。虽然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但已经使得这份意义弥足珍贵。 如果没有深刻体会19...
评分看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情书,不禁温情充盈喜逐颜开。这是先生的爱情。我却看得开心。 我终于见到他对爱情的柔情,甚至有些肉麻矫情,但是这些都是那样可爱,鲜活率真。 他的第一封回信里用的称呼还是“广平兄”,起初信里内容尽是些关于人生、战斗、社会等的大话...
评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好像我们国家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尤其文学教育方面的大家,像林语堂、郁达夫、鲁迅、胡适之等等。他们好像是旧社会遗留下的产物,因而或多或少都被那个旧社会影响着。最明显的是他们的婚姻,爱情。 我们都知道郁达夫与美人王映霞的故事...
显然是由女青年而为少妇了,鲁迅却仿佛越长越小
评分显然是由女青年而为少妇了,鲁迅却仿佛越长越小
评分挺有意思,看许广平怎么从“鲁迅先生”到“傻子!”的。鲁迅真是充满负能量,每天要睡十个小时。。。
评分读《两地书》,大概是2007年。我感觉许广平是不能真正懂鲁迅的。这样也好,做夫妻,很懂对方,未必是好事。
评分和高手对弈,自身的水平也会被带动起来。鲁迅的书信自然不用多说了。许广平后来回忆鲁迅的文字,实在平庸乏味,但在这些书信中,却显示出高出不少同时代女作家一筹的机敏和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