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2004年),她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发表于2024-11-21
关于他人的痛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灾害又一次把我们的摄影记者推向了风间浪口。摄影师旁观的身份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于是我们发问:这些人为什么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只会躲在取景器后面按快门呢? 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有这样的段落: “在一个摄影出色地听任消费者操纵的世界,场面...
评分《关于他人的痛苦》是桑塔格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这本书里,桑塔格把她关注的焦点从之前的艺术家们和他们所创造的文本那里转移到了所被呈现的素材上——那些被不断观看和不断表现的面孔和状态。这些面孔和状态被桑塔格用“他人”一词指代。“他人”的角色在评论界并不陌生,...
评分读苏珊•桑塔格的文字是无法加快速度的,此书并不长,但每句话都值得人深深回味和探索,激起心中的共鸣。 桑塔格并未分目录、标题,整本书只是以“关于他人的痛苦”命名,从伍尔夫对于战争的反思开始,展开了对于别人的痛苦、旁观者的窥视癖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
评分其实我最近理直气壮说不看新闻只看八卦的时候,总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头。 终于要说到苏珊桑塔格和这本书了,先摘录一下,让我在逐字敲的时候再回味和理解一回。 -------------------------------------- 推陈出新的科...
评分这句佛语其实到今天才明白其真正含义,因为身边一个皈依朋友的点拨,这个淡定境界离凡夫俗子很远,反观来,我们就无法忽略了“他人的痛苦”,桑塔格照样不行,毕竟非贤非圣,她是个女人。 是什么使我们与痛苦的世界保持着那么一丝亲密的关系?归结于那些照片?有些冤枉,但那...
图书标签: 苏珊·桑塔格 摄影 随笔 关于他人的痛苦 美国 社会 苏珊・桑塔格 现实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她的思考总是深入的,表达总是平实而精到的,看她能想到她当时所想,但也自问为何自己从没这么想?
评分马航事件中,官媒为何热衷煽情?通过影像乃至社交媒体去“观看”他人的苦难,容易产生“同情”,但同情需要转化为行动,否则就会枯竭,进而产生无力感和冷漠。但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就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就是清白的。这种寻求清白的心理,官方比网友更需要。桑塔格认为,美化是摄影机的经典功能“把凄惶放大,或许能激使人们多点关怀,但也可能令观者感到人间的苦难太过硕大无朋,太过宏观壮丽”。其实中国文言文也有这种美化功能啊,比如《世说新语•任诞》写:“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评分消费别人的痛苦,暴力成为奇观。“一个人可以久久凝视这些面孔,但始终难以摆脱这种共同观看的神秘感和猥琐感”,“照片创造了多少同情,也就使多少同情萎缩”,对此类影像的嗜好渐成为“商业性的食尸癖”。不喜欢黄灿然的翻译,如他译后记里说,这译本对我来说只是笨伯,不是情妇。
评分不论照片或是文字。我们都只是在旁观。关上那页或者翻过,或者跳台,这便如同不存在一样。我们正在和平社会。别人的痛苦,在远方。远方,便是不存在。
评分字大行疏还忒薄。从照片、影像媒介“读”战争、他人和痛苦。比照德波尔、布希亚、集体记忆研究。黄译《关于》太轻,台译《旁观》太偏,《思量》或《审视》兼顾尊重、体察、旁观、谈论等。regard(ing)译法正是在全球化、媒体化、景观化世界中如何与他人共居的“重点所在”
关于他人的痛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