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始人之一,生于巴黎。童年由“放浪生活”和逃学组成,14岁开始谋生,在迷恋电影、书籍和做零活中度过。
1953年,他将自己的热情、愤怒和狂热都投入到《电影手册》的制作中。1954年,他拍摄了第一部影片《一次访问》。1958年,他制作的半自传式影片《四百下》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导演奖”。随之而来的是二十来部影片的拍摄,如《儒尔和吉姆》、《野孩子》、《最后一班地铁》、《星期天快来吧!》等等。其中《美国之夜》获得了奥斯卡奖,希区柯克评价它“是国外曾经拍摄过的最好的影片” 。
特吕弗对希区柯克的友谊从来没有中止过,他们是那么相似:对电影艺术的狂热、严格与激情,对明星的迷恋,还有关于动荡童年的恐惧回忆。作为表现不安状态的艺术家,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让我们分担他们的烦扰。
发表于2025-04-09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希区柯克先生在哪里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读后感 “希区柯克属于另一个家族,也即卓别林(Charles Chaplin)、斯特劳亨(Erich von Stroheim)、刘别谦(Ernst Lubitsch)的家族,他像他们一样,不满足于实施一种艺术,而是殚精竭虑地深化它,从中抽取出比...
评分希区柯克的所有影片都可以用最简单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好看”,"好看”意味着已臻化境的功力。 1980年4月29日,希区柯克在睡梦中离世,他一共为我们留下了53部电影作品,而正是这53部作品陪伴了、也将继续陪伴着所有不甘寂寞的影迷。我们将和这个永不枯燥的胖老头一道,...
评分读者大约在开头就会挠头,因为我的标题用了一个很诡异的词汇“漫读”,什么叫漫读呢?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我很少读这种纯粹采访和书信体且厚实如城墙的书,会觉得很枯燥读不下去,但是希区柯克是我最感兴趣的导演,于是终究还是下定决心买下了这本书,但是读起来依旧断断续续...
评分 评分图书标签: 电影 希区柯克 特吕弗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电影理论 对话录 法国 電影
本书是法国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与世界级悬念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就电影艺术问题进行的对话录。这是一本最具“挑战性”的书,它揭示了希区柯克这个易受攻击而又敏感的人的真正本质,也记录下了自默片时代起便活跃在影坛上的这位大电影艺术家行将消逝的艺术秘密。这场交谈进行了四年,希区柯克回答了特吕弗关于自己电影生涯的500个提问。特吕弗以俄狄浦斯求神示的方式向他发出询问,试图通过希区柯克的全部作品去搞清“希区柯克式电影语言”的独特架构——正是这种架构形成了他不可模仿的风格。
真想再看五百遍 翻译一般垃圾
评分强强对话
评分两个艺术心灵的伟大交汇。
评分这本对谈会让人想到爱克曼与歌德的对谈,或者是福柯与乔姆斯基的对谈——双方必须在一个高度保持水平,才可能极大地彼此激发。能看出特吕弗对胖子的熟悉与推崇(“强化了电影,也强化了生活”),他所有的判断几乎都得到了肯定,甚至在胖子觉得失败而不想谈的作品里也能发掘出闪光点,修养极高。从胖子的角度讲,我着眼于他谈到的三个方面,首先“什么是电影元素”,那是某种在默片里才具有的最纯粹的东西,有声片出现后,语言剥夺了画面,对白取代了图像逻辑的动力,我觉得胖子对语言是有所困惑的;其次是“麦格芬”,从《三十九级台阶》开始,他大量谈论麦格芬,我理解为是一种接近秘密后引发下一个念头的动机,但希胖也强调要淡化它的色彩,它甚至指向了虚无。第三是拍摄时的物质准备,放大道具、隔纱拍老美女、垫高地板以抬高男演员配戏,等。
评分光是听他讲故事就够吸引人的了,更何况他所拍的“点心的截断面”!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相关视频 |
---|
呼吸疾病學20230308 COPD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部肿瘤临床症状 |
病例分析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公式,一定要记。 |
13 1睡眠障碍与呼吸系统疾病(COPD) |
【呼吸消化内科】阑尾炎的临床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