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讀庫》的各位智囊說,《讀庫》最需要的是寫得有趣周密的科普文章。我還曾與擔任《新發現》雜誌主編的嚴鋒先生探討,問他有沒有理想的作者。他負責任地告訴我,國內優秀的科普作傢,根本沒有。
收到周黎明的《太空看長城采訪記》一文後,我的渴望得到瞭滿足:讓我比較滿意的科普文章終於齣現瞭。
長城是人類在太空中能看到的唯一人造建築。對於這一說法,周黎明先生捋清瞭其源頭,采訪到瞭在太空中為自己設立專門課題的華裔科學傢焦立中,拿到瞭焦拍到的第一手照片,就這個問題的細節,盡自己所能采訪到瞭可以做齣解答的人……他的文章,滿足瞭我能想像到的一切疑問。
關於這一命題,用數學界的說法是,算是有瞭一個最後的證明。
《七十年代的斜陽》的傳主是一代詞人瀋祖棻。當年與劉暉老師在SMN上聊天,就因為瀋先生那句“有斜陽處有春愁”,我倆産生瞭強烈的共鳴。他說,可以為《讀庫》寫他考證瀋先生詩詞和人生遭際的一些心得。半年後,他把稿子發給我。我對他說,你是用瞭寫一本書的力氣來寫這篇文章。
《在人生的另一端》是楊浪先生繼《地圖的發現》之後推齣的又一係列,這次求他首發於《讀庫》上。人生的另一端,是在北京西山的萬安公墓。從故去的人身上,可以讀齣許多現世活的滋味。
將這一組稿子編發後,我突然有個想法,孤陋寡聞如我,不曉得有沒有這樣一個詞:“墓園文化”。無論如何,能夠抽空去墓地看看那些墓碑,也許就能能明白活著的意義。
《看,她們在跳舞》是甘露小姐拍攝紀錄片《她們在跳舞》的一些手記。該片拍的是最美麗的一群女孩——芭蕾舞演員。
嚴鋒先生寫過《好書》、《好棋》、《好玩》、《好音》等係列,這次齣山,寫的是《好聲》。《好音》寫的是電影配音,《好聲》寫的是音響發燒友,裏麵重點寫瞭神話般的葉立。看得我啊,饞得不得瞭。
本輯《讀庫》彩印的是王弘力老師繪製的《古代風俗圖》中的部分精華,還配以他所配寫的竹枝詞。我個人最喜歡下麵這張,將其貼在網上時,窗外正爆竹聲聲。
甘露的這篇文章 內容不失鮮血淋淋的部分 那是芭蕾舞演員幕後的汗水淚水 每個人的腳上都生老繭 每個人的指甲都脫落過數次 還不算 骨刺骨摺等其他意外傷害 那是一個極其殘酷的競爭環境 幾年的中芭團生涯 可能也隻是一個群舞者 待遇有數 然而 依然讓愛舞者前赴後繼 能到馮英位置上...
評分喜歡他們在跳舞,芭蕾舞者的優美高雅源自人後的艱辛苦痛,或許最後會被舞颱遺棄,卻始終不悔,這纔是真愛吧。聯想到眼下的昆麯生態,不由心中一痛。還喜歡嚴老師的好聲,想買颱HIFIMAN瞭,可是我的電子垃圾已經太多,必須全力控製購買欲啊。
評分《七十年代的斜陽》! 《愚人宋王偃》太好瞭。我現在要說,我是邱粉。 《亥年記憶》還是不錯,隻是校對太粗,錯字太多。 因為校對的問題,本應是力薦的,改推薦瞭。
評分今年的第一期《讀庫》。因為有嚴鋒那篇文章,所以還是值得一買的。 看過這期目錄首先吸引我的是寫瀋祖棻的那篇《七十年代的斜陽》。知道瀋祖棻的名字是因為初中的時候從圖書館藉過她那本著名的《宋詞賞析》,書前有程韆帆先生的序。這本書後來收入瞭北京齣版社的大傢小書係列,...
評分在書店看一本不想買的單詞書,神經開始痛瞭的時候看到瞭讀庫0701,看瞭關於芭蕾舞演員的故事,幾乎要落淚瞭。 誰讓我從小就想跳芭蕾呢,而且極為敬畏這門藝術。
喜歡阿巴斯一係列
评分喜歡:七十年代的斜陽, 劉暉;阿巴斯自述 阿巴斯;看,她們在跳舞 甘露
评分有收藏
评分周黎明長城 阿巴斯攝影 好聲科學求真技術求假 芭蕾
评分太空看長城那篇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