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讀庫》的各位智囊說,《讀庫》最需要的是寫得有趣周密的科普文章。我還曾與擔任《新發現》雜誌主編的嚴鋒先生探討,問他有沒有理想的作者。他負責任地告訴我,國內優秀的科普作傢,根本沒有。
收到周黎明的《太空看長城采訪記》一文後,我的渴望得到瞭滿足:讓我比較滿意的科普文章終於齣現瞭。
長城是人類在太空中能看到的唯一人造建築。對於這一說法,周黎明先生捋清瞭其源頭,采訪到瞭在太空中為自己設立專門課題的華裔科學傢焦立中,拿到瞭焦拍到的第一手照片,就這個問題的細節,盡自己所能采訪到瞭可以做齣解答的人……他的文章,滿足瞭我能想像到的一切疑問。
關於這一命題,用數學界的說法是,算是有瞭一個最後的證明。
《七十年代的斜陽》的傳主是一代詞人瀋祖棻。當年與劉暉老師在SMN上聊天,就因為瀋先生那句“有斜陽處有春愁”,我倆産生瞭強烈的共鳴。他說,可以為《讀庫》寫他考證瀋先生詩詞和人生遭際的一些心得。半年後,他把稿子發給我。我對他說,你是用瞭寫一本書的力氣來寫這篇文章。
《在人生的另一端》是楊浪先生繼《地圖的發現》之後推齣的又一係列,這次求他首發於《讀庫》上。人生的另一端,是在北京西山的萬安公墓。從故去的人身上,可以讀齣許多現世活的滋味。
將這一組稿子編發後,我突然有個想法,孤陋寡聞如我,不曉得有沒有這樣一個詞:“墓園文化”。無論如何,能夠抽空去墓地看看那些墓碑,也許就能能明白活著的意義。
《看,她們在跳舞》是甘露小姐拍攝紀錄片《她們在跳舞》的一些手記。該片拍的是最美麗的一群女孩——芭蕾舞演員。
嚴鋒先生寫過《好書》、《好棋》、《好玩》、《好音》等係列,這次齣山,寫的是《好聲》。《好音》寫的是電影配音,《好聲》寫的是音響發燒友,裏麵重點寫瞭神話般的葉立。看得我啊,饞得不得瞭。
本輯《讀庫》彩印的是王弘力老師繪製的《古代風俗圖》中的部分精華,還配以他所配寫的竹枝詞。我個人最喜歡下麵這張,將其貼在網上時,窗外正爆竹聲聲。
http://blog.sina.com.cn/u/4855b20e010009mr 隻是想有更多的人來支持和嗬護他對《讀庫》的這份愛!
評分《讀庫0701》中,關於阿西莫夫的文章很棒,讓我忍不住把那套基地係列找瞭齣來。看到作者寫他第一次讀阿西莫夫的《我,機器人》時的情景,就象我初中二年級在火車站的售書櫃颱發現盧卡斯寫的《星球大戰》,那是一九八一年,科幻小說狂熱的年代。 嚴鋒的《好聲》看得讓人流口水。...
評分引言 “流水行雲”原是我幾年前齣差時給愛人小牛所寄明信片的總稱,不過是自嘲“流水賬似的邊走邊說”,是匯報,也是自白。2008年7月整理訪書翻書日誌時,想著這題目挺適閤的,便拿來一用。現在挑齣有關《讀庫》的文字,按各輯齣版時間重新排序(原來是隨翻隨寫),寫作時間附...
評分也忘瞭什麼時候,在乳臀雜陳“精英”成堆的書攤上,很偶然地看到幾張牛皮紙封麵,素麵朝天,讀庫兩個字,小小地但嚴肅地立在上端,顯著有點“革”,更透著牛。 翻瞭翻,覺得好,就開始讀。並不刻意去找,碰到瞭就抄一本,沒遇到也不想。記得有次事兒事兒地還給國外的...
評分甘露的這篇文章 內容不失鮮血淋淋的部分 那是芭蕾舞演員幕後的汗水淚水 每個人的腳上都生老繭 每個人的指甲都脫落過數次 還不算 骨刺骨摺等其他意外傷害 那是一個極其殘酷的競爭環境 幾年的中芭團生涯 可能也隻是一個群舞者 待遇有數 然而 依然讓愛舞者前赴後繼 能到馮英位置上...
太空看長城采訪記,阿西莫夫。還是覺得拿給紀錄片配詞的,不要算作文章瞭,節奏感不一樣。呈現的效果太不一樣瞭,為紀錄片作廣告,精選下幾段就行瞭。紀錄片本來就該靠影像說話的!
评分瀋祖棻先生的故事真是動人,萬安公墓的故事,其實可以寫好多
评分很好.
评分《好聲》,《看,她們在跳舞》,《我,阿西莫夫》
评分為瞭“她們在跳舞”而買,卻發現瞭更美的文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