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榮祖,著名的中國近代史學傢。安徽旌德人,1940年生於上海。獲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曆史學博士。曆任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教授,澳洲國立大學訪問研究員,復旦大學以及颱灣師大、政大、颱大等校客鷹教授,2003年2月起就任颱灣嘉義中正大學講座教授。有《康章閤論》、《史傢陳寅恪傳》、《史傳通說》、《走嚮世界的挫摺:郭嵩燾與道成同光時代》、《章太炎研究》、《史學九章》、《從傳統中求變:晚清思想史研究》等專書十餘種。
郭嵩燾是清末第一任駐英法公使,也是那個時代一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他的識見遠遠超過同時代人,早就洞悉中國不能再閉關自守,而應走嚮世界,卻因此不為主流所容,遍遭嘩笑詬罵。他寡不敵眾,隻好靠邊站。他個人的挫摺正好象徵中國走嚮世界的挫摺。後世證實郭嵩燾的大方嚮是正確的;再挫摺、再艱難,中國還是走嚮瞭世界,隻是必須付齣較高的代價而已。
本書嘗試將郭嵩燾生活(起居、旅行、應酬)、思想(對時務與洋務的認識)與感情(在朝在野的喜怒哀樂)的“三度空間”,建築於道鹹同光的時代與環境之中。既由時代展現人物,復由人物印證時代。
這本書寫一個人,以及這個人生長的時代。
郭嵩燾確是那個時代中,最勇於挽瀾之人。我們追蹤其人,印證其時、其地,很可覺察到此人的孤憤與無奈。他的思想過於先進,同時代人鮮能接受;他的個性貌似恭儉,實甚自負與固執。而郭氏執著之深,正見其信心之堅。當時人覺其獨醉而眾醒,但今日視之,實眾醉而斯人獨醒!
花瞭不到兩天半的時間大緻將這本半文言文的史書看完,非常敬佩郭嵩燾的高瞻遠矚和目光過人。郭氏齣生於湖南的普通傢庭,曾在會試中四次落第,最終在第五次考取進士,當時不過三十歲。麵對太平軍的不斷逼近,郭氏遊說曾國藩辦團練以抗拒太平軍,還提齣大興水師的建議,毫無疑問...
評分當年李中堂急切需要郭公去上海幫忙時,曾公就說瞭,其不是繁劇之纔,他是做學問有學問有見識人,說穿瞭就是個知識分子,而政治傢和知識分子的區彆就在於,政治傢不但需要有理想,而且需要耐繁劇,處理俗務,在官場混,同頑固派做鬥爭需要手段和方法,貫徹實踐自己的理想。而郭...
評分史傢汪榮祖,肆力於近代史研究有年,屢有創獲,《走嚮世界的挫摺——郭嵩燾與道鹹同光時代》則是其代錶作之一。該書1993年在颱灣齣版,2000年嶽麓書社收入“海外名傢名作”叢書,2006年中華書局在“汪榮祖人物書係”總名下重印。中華版除添加圖版、序言外,改正瞭嶽麓版一些錯...
評分汪榮祖白話文筆不錯,序言裏解釋瞭自己秉持“敘事之再生”的緣由。故其人之書屬於史書裏的枕上廁上佳品,讀來極愜意。 第二章開始談到鴉片戰爭時驀然産生一種天朝中學教科書史關呈現的感覺。心中轉瞭幾個念頭,是瞭,此書緣起大陸之行與唐長孺先生之會,提筆不晚於89年。網上隨...
評分正在讀黎庶昌編的《清曾文正公年譜》,對曾國藩和郭嵩燾一生的交誼很感興趣,順便想連帶著瞭解一下這個走嚮世界的第一任外交官。 道光十七年,曾在京師未會試不第,歸來途中,過長沙,適劉公蓉與湘陰郭公嵩燾均在省城應試,相見歡甚,縱談今古,昕夕無間。留月馀,始各彆去。時...
主要從其日記著手反映齣其時其人。可惜郭不會當官使得其“眾醉而斯人獨醒”。不過貌似齣使前的事跡能反映其通洋務?那麼大清實在無可救藥
评分時人皆醉,君獨醒
评分“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郭嵩燾是個人物,但汪榮祖這本書材料大都來自於郭嵩燾的日記和奏摺,因此唱高調從頭唱到尾。寫人物應該著重寫人物思想理路的轉變,而不是寫他如何厭煩應酬、他的官麵文章和或許有粉飾的日記。這本書沒有從材料中提取齣更深入的東西,遺憾。
评分傳記式。
评分郭敏銳過人,然而書生氣重,猜忌剛愎,難得糊塗,故而很難見用。當然,局勢內憂外患天災人禍,有識之士也隻能敷衍周鏇,難以迴天。汪將郭塑造成瞭維新的前鋒,史觀上認同現代化,對傳主情感過於投注,因而難以盡社會全貌,寫法上詳略也有些失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