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永铨
是为数不多能同时打入内地、香港及日本市场的品牌设计师,二十年前成立“李永铨设计廔”,以作品多样化及黑色幽默风格见长,近年专注零售品牌改革,其设计廔被内地品牌网站选为十大品牌公司,目前得奖超过五百八十个,早期发表“冰山定律”及近期的“大师时代已经过去”言论,成为行内人的谈论热点。
外界称呼他为“坏孩子”及“品牌医生”,但他更喜欢被称为“改革者”,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人、公司或者国家,如果不进步优化,最后都只有死路一条。
撰文:张帝庄
中学时喜欢写小说,曾获“鬼皮书”征文比赛冠军,珠海书院新闻系毕业后从事新闻采访和编辑工作,任职机构包括《明报》、《苹果日报》、《星岛日报》和《明报周刊》,写过书评、政评怪论和风花雪月的副刊专栏。
采访足迹包括香港山顶某豪宅、赤柱监狱、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贫民窟、衣香鬓影的瑞士巴塞尔钟表展,以及马尔代夫的戒毒所,并在印度孟买采访期间,成为宝莱坞的影迷。喜欢接触出人意表的设计和玩意儿,喜欢访问性格极为张扬的被访者。
发表于2025-02-07
消费森林×品牌再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书让我意识到,品牌设计远远超越了视觉设计的层面了。 也许是因为港人与大陆表达方式的差异,书的行文有些部分有点不顺畅,但内容值得一看。 全书展现了一个设计师对于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思考,对于为人处世所的态度,是一种设计面面观的全面展现,虽然在谈论每一个案例的...
评分李永铨这个人了只有42岁(2000年时候而立之年),于是如果他絮絮叨叨罗里吧嗦,并期望以过来人角度便容易让人厌恶。 而问题就在于这里,作者用前面3章左右的篇幅来描述这个人的生平,以及一些他[关于社会经济]的思考,于是这本书便让人一下子打了很大的折扣。 虽然,其实他的一...
评分 评分想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豆瓣上的评价颇高,费了一番周折在微博上淘到一本。边看边觉得废话多干货少,很多东西都是蜻蜓点水般地带过。看完还是决定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书中一些句子,加深一点对仅有的少许干货的记忆。 建立品牌不能简单放在所有工序的最末端,它应该是项从...
评分曾经对品牌设计的理解仅仅局限在视觉设计上,以为品牌设计就是logo设计加logo以及辅助图形延伸出的一系列应用,看完这本书后才明白“品牌”这个概念的宽度与深度之广泛。 我不是品牌设计师,但我也是做设计的,做这行,随时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需求方,上面总是交代不要被客户...
图书标签: 设计 品牌设计 品牌 李永铨 商业 香港 Design 营销
这部书提醒我们,品牌绝非包装,它应该是一开始就要介入企业和产品最核心部分的规划与改造。”
——梁文道
内容简介:
本书由李永铨先生口述,张帝庄撰写,分享李永铨的成长之途,讲述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如何影响他的品牌设计意念,并以满记甜品、英记茶庄、上海表、悦木、Bla Bla Bra等品牌故事为例,附有大量设计稿,图文并茂,阐述从何用设计让品牌重生,同时还评论了日本、内地、香港三地对品牌设计的看法。作者从设计出发,但不仅囿于设计,更在书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呼吁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尊重知识产权,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建立优质的品牌。
每一个品牌到李永铨手中都会变成一则故事,他利用设计重新赋予品牌生命力。然而,对李永铨来说,设计技术只是一种基调,要成功重塑品牌,还需要洞察市场变化、收集数据,甚至将自己从历史、文学及电影等文艺作品中学到的知识融入其中。这些运用在产品设计上的理论,原来正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也训练出他的敏锐触角。
他说:修读设计,只不过是第一步。
挺好看的,有常识有热情,不过书中好些个案例的品牌都没怎么看见了。
评分书的装帧很用心很好。书里的道理说的也很对。 李先生必然是超脱一般设计师的聪明人,可惜离“大师”还很远,设计千讲万辩,毕竟还是要看最终产出的东西。书里的案例,仅从设计表现,做得都很一般。个人感觉香港设计师风格上往往很“商业插图”,讨巧但不耐看,不知为何。
评分成长阶段
评分手边正在看原研哉的书,李的设计案例就显得不那么精彩了。整本书对社会经济背景着墨得有点过多,从阅读体验上来说,少一点会好一点。比较赞成李的一个观点就是,品牌设计并不是各项生产活动中的最后一环上的表面功夫,要给客户提供最合适的设计,而不是客户想要的设计。设计师确实需要思考,需要勇气。
评分其实做人,也是在做一个品牌。
消费森林×品牌再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