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2004年),她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她从不代表别人的观点 转自 2010-07-18 信息时报 文:李杰彬 《在土星的标志下》 (美)桑塔格 著, 姚君伟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 苏珊·桑塔格,从1975年得了癌症,在一次次的化疗当中通过对于病与社会的思考写下了《疾病的隐喻》拷问了人性中对待病的某...
评分Think again.再想一遍。许知远说。 在北京黄昏时分的阳光中,坐在电脑面前,信手敲下了这样的字眼。 阿尔托说他最大的问题是在思考无法思考的问题。而为了存在而不断的鞭挞人性,在近乎疯癫的、偏执中找寻裸体之下的自我。相信肉体和灵魂的分裂,充分的蔑视肉体,将性与肉欲...
评分她从不代表别人的观点 转自 2010-07-18 信息时报 文:李杰彬 《在土星的标志下》 (美)桑塔格 著, 姚君伟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 苏珊·桑塔格,从1975年得了癌症,在一次次的化疗当中通过对于病与社会的思考写下了《疾病的隐喻》拷问了人性中对待病的某...
评分她从不代表别人的观点 转自 2010-07-18 信息时报 文:李杰彬 《在土星的标志下》 (美)桑塔格 著, 姚君伟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7月 苏珊·桑塔格,从1975年得了癌症,在一次次的化疗当中通过对于病与社会的思考写下了《疾病的隐喻》拷问了人性中对待病的某...
评分肖像 “微低着头,透过眼镜向下看的眼神——一个近视者温柔的、白日梦者般的那种凝视”,“神情迷离,若有所思”……苏珊·桑塔格在《土星标志下》的如此形容可谓是本雅明标志性的pose了。这位生于19世纪的德国犹太人,却生不逢时的在纳粹战争中跌沛流离于欧洲诸国之间,在最...
只有因為過去已死,人們才能加以閱讀;只有因為歷史透過實體物件成為盲目崇拜的對象,人們才能進行了解;只有因為一書一世界,人們才能進入那個天地。對於土星光環之下出生的人來說,一旦為人注視,第一反應便是趕緊將眼神下移,直盯著角落。但更好的做法是低頭望向筆記本,或埋首於書牆之後。 以家庭連帶形式出現的自然關係,往往會造成錯誤的主觀性,也就是感情用事(sentimental),它會不斷耗盡個人的意志,獨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專注工作的自由。 看到本雅明部分看不下去了,台版翻譯真心糟糕,前後用語邏輯很混亂很累人,關聯詞莫名其妙。
评分好
评分土星氣質裡的逃避特質呢?
评分土星氣質裡的逃避特質呢?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