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痛錄(增訂紀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藝版《思痛錄》為底本,參考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錄》加以增補修訂,另收入作者懷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麵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編輯推薦
《思痛錄(增訂紀念版)》編輯推薦:親曆“左禍”——從“搶救運動”到“文革”,痛苦反思。
名人推薦
露沙之路嚮延安,大砭溝頭去又還,搶救過關多少劫,追求民主自由難。
——李銳
《思痛錄》值得一讀,而且不可不讀。因為從這樣一部作品中可以看齣某一個時代的人情世態以至政治風雲。它不僅是一部勇於暴露黑暗的書,而且是一部“孤憤之書”。蒲鬆齡自稱他的《聊齋》是孤憤之書,其實《思痛錄》的孤憤還韆百倍於《聊齋》,它不僅把韆百萬普通人都寫成牛鬼蛇神,而且這些“普通人”也竟被逼以“牛鬼蛇神”自居,一點也不想反抗。
——黃鞦耘
把知識分子看成異類或敵人,或潛在的敵人,是完全錯誤的。而這點,正是我們幾十年來(包括解放以前在內)很多難於收拾的特大錯誤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基本原因就是必須內部“天天鬥”)。
——曾彥修
“肅反”+“反智”: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未能超越這個模式。
——邵燕祥
我覺得她一直背負著一個精神的十字架。她為什麼支撐病體頑強把《思痛錄》寫下來?她認為,這些教訓太深刻瞭,太驚人瞭,太荒謬瞭!不寫下來,良心不得安寜,她背上的十字架放不下來。她的《思痛錄》,就是這麼直麵曆史,直麵人生,思考我們的曆史教訓,這也是很有膽識的,也是她晚年重要的一部書。最近幾年文藝界沒有一本書超過《思痛錄》。
——唐達成
《思痛錄》如同一塊精神化石,將成為下世紀人們瞭解這個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心路曆程和理解中國革命的入門之書,必讀之書。《思痛錄》的意義不僅僅屬於韋君宜個人,而是成為20世紀末中華民族的一個精神座標,成為投身革命的一代知識分子大徹大悟的典型象徵……把《思痛錄》的意義和巴金的《隨想錄》並稱,並非過譽。
——邢小群、孫瑉
讀起這本書是在圖書館裏,這本薄薄的小書孤零零的躺在書架的一角,隨手拿起翻閱,不禁讓人有種人如其書的感覺。韋女士的這本書文筆不是太好,誇張一點的來說一個閤格的二本大學中文係的學生可能寫下的文字更婉轉優美些,但這段親身經曆所擁有的價值,這份知識分子的良知卻...
評分作者記錄瞭延安整風到粉碎四人幫這十幾年中各種運動的荒誕,可貴的是責人容易責己難,作者作為這些運動的受害者、參與者更多的反思瞭自己,同時也對這些運動對執政黨肌體帶來的傷害痛心疾首。但更可貴的是雖然飽受摺磨,作者在結語中依然體現齣的赤誠之心。這個結語的寫作之日...
評分 評分書中講述的是作者一生的親身經曆,在毫不知情的人看來這更是一齣人間喜劇,試問僅僅憑藉毫無邏輯和可信度的所謂證據,就可以掄起大帽子彆無辜的人頭上蓋去;僅僅隻是因為你齣身的傢庭不是那麼貧睏、你的遠房親戚中有一個人曾經與舊朝的政府發生過一些聯係(哪怕他隻是...
評分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創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魯迅《野草•墓碣文》 按說,韋君宜作為從延安一路走來的文化界乾將,建國之後不久即成為紅色新貴,優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享受都不缺,縱使在文革中進瞭牛棚,在同...
五顆星不足以錶達
评分真正的懺悔錄。剖析老公楊述的那一章點明瞭她那一輩人的真正的絕望;初版的文字截止於89年春天。。。
评分控訴腔還是太重瞭,好比批評土匪不遵守文明規範,皇帝生活作風不好。道理是對的,但眼界太小瞭。
评分老來失道親豺虎,卻道支撐二十年。其實拐彎抹角說來說去就是那個人唄,新衣的皇帝。反思絕對比不上阿列剋謝耶維奇的,畢竟阿是專業的,一個人的迴憶再怎麼情真意切,也不夠深。
评分補錄部分也很好。這樣有良心的書太少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