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1906—1975)美籍德國猶太哲學傢,曾師從於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她還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以《極權主義的起源》(1951)、《在過去和未來之間》(1961)和《論革命》(1963)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及其天纔的洞見和雋永的智慧,為當代政治哲學做齣瞭卓越的貢獻,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矚目的人物。
本書圍繞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從政治生活的現象學方法和指導兩場革命的不同理論入手,深度剖析瞭兩場革命的差異,錶達瞭作者“以自由立國”的共和主義思想。作者指齣瞭法國大革命目標的偏移,即從“以自由立國”轉嚮瞭對社會問題的控訴;而美國革命思慮的著眼點一開始就是政治形式的構建,它能確保引進不同的觀點和立場,體現更多人或群體的聲音和利益。盡管美國革命深深地影響瞭法國大革命,結果卻有雲泥之彆。
發表於2025-01-22
論革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論革命 漢娜·阿倫特,陳周旺 譯,譯林齣版社,2011年2月版。 在政治上,這種新的、典型的現代哲學的謬誤,就相對簡單瞭。它在於不是根據行動者和當局者,而是從袖手旁觀的局外人立場齣發來描述和理解整個人類行動的領域。但是這種謬誤由於其內在的一些真理性而相對難以覺察。...
評分阿倫特的名字在讀這本書之前聞所未聞,在讀完這本書後佩服之至——歐陸思想傢中數一數二的政治哲學傢,睿智、沉靜、頓悟。《論革命》在阿倫特長長的書單中,或許並不被人注意,可它仍然典型地展現瞭這位思想巨匠那富有顛覆性的偉大,尤其是在自啓濛運動後社會契約、人民主權奠...
評分強者行其所能為,弱者忍其所必受,這實際就是政治的本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如果????量得失判斷是非的最終標準是國傢利益的話,正義在其中的作用就退居其次瞭,這種傾嚮往往導緻大國的強權政治。如果在國傢內部,法律保持沉默,強者的權力不受限製,弱者的權利不被保障,這個...
評分 評分阿倫特的文筆是知性的冷艷,深邃不在於刹那而是持續地震顫。 她清晰的描繪瞭盧梭馬剋思基於同情視角開啓革命,這樣就將自由隱匿於必然性之中。因為同情是對一緻性的呼喚對具體個人的不關注,歸根結底,同情是自我的感動而不是對他者痛苦的共情。尤其人民走上街頭憤怒的斥責一切...
圖書標籤: 漢娜·阿倫特 政治哲學 政治學 阿倫特 革命 政治 哲學 論革命
直接把“阿倫特說過”當成論據,不如直接用”古人雲“開頭好瞭
評分重讀。阿倫特指齣,法國革命的最大失誤,就是將本屬與政治範疇的革命,偏轉到社會生計領域,結果沒能夠構造公共空間,最終墮入上剋下的專製輪迴。而後法國革命的悲劇,恰是把1789當作革命的唯一樣闆,遺忘瞭充滿著古典政治意味的美國革命。
評分區分兩種革命,對於極左翼,和要“告彆革命”的兩種人,都是有意義的。
評分認真閱讀瞭導言,第一、四、五章,其他地方匆匆瀏覽。法國沉溺於尋求絕對性,以絕對的人民主權取代絕對君權的結果是陷入立憲權威的惡性循環;而美國立基於立約自治的全新傳統,以羅馬建城精神為範本,用開端本身賦予製憲權威,在立國時刻組建全新的權力體係,成為“以自由立國”的典範。這一對製憲權問題的解決看起來比施密特想象的主權決斷要高明得多。最精彩的在於阿倫特求諸古典資源,對“權力”和“自由”概念做瞭重新闡釋:與以“壓迫”和“強製”為核心的概念不同,權力被理解為人類集體聯閤起來以追求共同事業的力量;“自由”與“解放”做齣瞭區分,解放是恢復固有的人的權利與自由,自由則意味著人民進入公共領域掌握政治權力,以自由立國(而非單純的解放)纔是革命的目的。屢屢引用、探討希臘羅馬基督教的內容,典雅深邃,不敢說讀懂瞭多少。
評分我想我如果見到阿倫特的話,我一定會愛上她。
論革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