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德·茨普金(1926——1982),俄罗斯作家。始终酷爱文学,终生笔耕不辍,作品既有小说,也有诗歌。作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医学研究人员,茨普金曾在国内外科学杂志上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但是这位俄罗斯医生作家在世时没能亲眼看到自己任何文学作品发表。
《巴登夏日》最终得以向世,不啻是个奇迹。这部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最终完成的“亚小说”,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7离开圣彼得堡的行为主线,杂糅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这部扮演“伟大的俄罗斯小说”终结者角色的小说,手稿经过友人带到国外,于1982年3月在纽约的俄罗斯移民周报《新报》上首次公开发表。1982年3月20日,作品风刚选载一周,茨普金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这部最初以英文出版的小书.在伦敦街头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偶然发现。被剧烈震撼了的桑塔格看来,这部小说仅仅被出版是不够的,仅仅意识到它的杰出也是不够的——必须要确立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作品相继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得以出版,批评界给了它足够和全面的评价,纷纷称其为”文学史上被遗忘的10大杰作之一”、 ”20世纪最后一部小说”。
这样的风景,不是约翰·穆尔笔下的优胜美地。是德国的著名度假胜地---巴登,因为1867年的夏季一个小个子俄罗斯人和她的太太安娜的到来而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绽开熠熠光彩。 100年后,一个同乡,就像小个子另一个崇拜者南非人库切(《彼得堡的大师》)一样,踏上西去的列车。 他...
评分文 / 朴九月(旧作,8记得发在哪一期的《非音乐》上面了) 在文化的废墟上,狂乱的过去如在眼前。——苏珊•桑塔格 初接触“巴登夏日”这个书名的时候,一直以为小说所要描述的,是在德国旅游胜地巴登度过的一季逍遥夏日,于是故事应该带着闲适的、缱绻的意味,并且因着夏...
评分1. 这本书怎么好,桑塔格都已经说过了,那篇文章,姚君伟译了一稿(《巴登夏日》序言),黄灿然译了一稿(《同时•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桑塔格是要给茨普金及其绝无仅有的长篇还个名分,所以,一面是赞扬茨普金,一面是赞扬茨普金赞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整个文章主旋律...
评分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俄语小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同时带有作者本人与时代的印记。一本"幻想现实主义"的小说,一部狂热天才的编年史。 纯属是因为这个慵懒的、甚至有点倦怠的书名我才读它——共有两次尝试,第一次因为作者大量的、对破折号的使用严重影响了阅读体...
评分太好玩了
评分游泳。。。
评分非集中精力一口气读完不可~
评分I512.45/4188
评分请注意,作者是个医生,这很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