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塞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并因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受邀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问世后大获成功,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600万册,创下出版奇迹。
私生女玛丽雅姆在父亲的宅院门口苦苦守候,回到家却看到因绝望而上吊自杀的母亲。那天是她十五岁的生日,而童年嘎然而止。玛丽雅姆随后由父亲安排远嫁喀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几经流产,终因无法生子而长期生活在家暴阴影之下。
十八年后,少女莱拉的父母死于战火,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在战乱中失踪,举目无亲的莱拉别无选择,被迫嫁给拉希德。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然而,多年的骗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
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 诗人用太阳比喻美丽的喀布尔妇女 小说读到最后,所有的压抑挣扎突然间被这首诗治愈。有对玛丽亚姆悲剧一生的颤抖,有对莱拉苦尽甘来的喜悦。女人总能爆发巨大的能量,对抗岁月的催打...
评分2001年10月7日,我高一。2001年10月7日,美国打响了21世纪第一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塔利班政权土奔瓦解,作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仅仅是美国国会已批准的用于反恐战争的经费便高达4370亿美元,据统计,反恐战争直接导致至少62006人死亡,45...
评分每天,我翻出自己喜欢的漂亮衣裳穿着它们上班。 我早晨吃梅菜烧肉包中午吃银芽腊味炒米粉晚上吃自己做的两菜一汤。 我上班的时候偶尔发发呆开开小差看看爱枣逛逛淘宝。 周末天气一好我就到马路上晃荡拍照,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吃香辣虾吃牛肉丸喝冬荫功汤。 可是你知道么? 在许...
评分Despite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the fate of Laila and Mariam was linked by the war and unfortunate marriage. But they did not give in to the sinful system that led women to the weak statu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y made effo...
评分第二部作品绝对超越第一部。 更加跌宕,更加引人入胜
评分我想起美国文学课上,霍大师向我们解释为什么学医的人都很容易成为作家:一个治疗外伤,一个抚慰心灵。就像龙应台说的: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沉之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是的,文学,是心灵的X光。它照得到“空”。
评分比《追风筝的人》文字更成熟。同样是戳中泪点,的确比《追》的为惨而惨这本更是平淡地用情节用感情打动人。“人生就是这样,在心碎之后,我们还得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悲伤。” 我们怎样来到这个世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离开的时候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人,这样就足够了吧。
评分每一遍都是震撼,也是感恩。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总归是不放弃生的希望。以自身的能力,勿忘自己的根在哪,努力的生存,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就是好的。。
评分年度最好看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