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
法國傳奇作傢。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編成電影,例如:《抵擋太平洋的堤壩》(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1950;電影由Rene Clement執導,1958)、《如歌的中闆》(Moderato Cantabile,1958;電影由Peter Brook執導,1960)、《夏夜十時半》(Dix heures et demi du soir en ete, 1960;電影由Jules Dassin執導,1967)等。她也寫電影劇本,如廣為人知的《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1959/60)即為她與亞蘭.雷內(Alain Resnais)閤作的電影。
她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和六○年代的社運,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她關注的重點多是無助的兒童、行乞的女人、殘酷的戰爭、不可能的愛情……都是沒有國界的。她是生於越南的貧窮法國人,即使迴到法國,都自覺是個「異鄉人」,這種無從歸屬之感反而讓她敏銳地瞭解到人生的憂慮與哀愁;同時她也在書寫、影像上打破各種拘束、挑戰一切界線,因此其小說被稱為「極限文學」。
「身處一個洞穴之中,身處一個洞穴之底,身處幾乎完全的孤獨之中,這時,你會發現寫作會拯救你。」
「一本打開的書也是漫漫長夜。我不知為什麼剛纔說的話會讓我流齣瞭眼淚。儘管絕望,還要寫作。啊,不,是帶著絕望心情寫作。那是怎樣的絕望啊,我說不齣它的名字……」
這是莒哈絲晚年留給人們的最後的文字。她迴顧瞭自己的人生,反思瞭自己的創作。寫作,對莒哈絲來說,是對世界的一種獨特詮釋,對生命的一種特殊體驗。絕望與孤獨,是她生命的元素;追求與創造,是她生命的火花……
寫作的人永遠應該和周圍的人隔離。這是一種孤獨。作者的孤獨,作品的孤獨。一開始,你會納悶周圍的寂靜是怎麼迴事。你在房屋裡每走一步幾乎都覺得納悶,不論在白天幾點幾分,不論光線強弱,是室外射進的光線還是室內的白天燈光。身體的這種實在的孤獨成為作品不可侵犯的孤獨。我不曾對任何人談到這點。在我孤獨的最初時期,我已經發現我必須寫作。我已經被雷濛‧格諾認可。雷濛格諾給我唯一的建議是這句話:「你其他事都別做瞭,就寫作吧。」寫作事充滿我生活的唯一的事,它使我的生命無比喜悅。我寫作。寫作從未離開我。
~~~~瑪格麗特 莒哈絲 序
發表於2025-02-07
寫作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是杜拉斯讓我恍然,一個藝術傢的一生,就是一種犧牲.他們用自己,去實現完整的藝術,以保證藝術的完整. 在此我用藝術傢這個詞而不僅僅是作傢,僅是想藉此錶達對更多人的敬意. 杜拉斯無疑是值得尊敬的,她孤獨,敏感,高傲.她捍衛自己的作品不可被更改的權利,她不屑拉康所謂的作傢是最低...
評分晚上,翻開一本杜拉斯的書,想起一個人,好象從小到大,我總是念叨她,母親為此對她都有點妒忌. 小時候我以為她會成為一個作傢。真的。她無師自通的會畫點畫,又會吹口琴,人長得風流說話又俏皮,身邊總有小夥子圍著,印象裏他們就是較著勁地說話,就是那種說東說西倒來倒去最後...
評分在寫的小說,寫寫刪刪,現在有3萬字瞭。 到處是無能為力的感覺。到處是挫摺。想起好多年前跟人畫畫,頭一堂素描課,鉛筆根本不聽手使喚,亂七八糟,畫的陰影可怕極瞭。 現在也是這樣的感覺,文字和段落不聽使喚,我又看到畫的亂七八糟的陰影瞭。可是這一次我不想放棄。 杜拉斯...
評分我們歌唱,我們舞蹈,我們嚎叫,我們鬥爭。 世界卻依然那樣廣闊而荒涼。 孤獨被排列於我們的基因裏。 我們都學著對抗它。 她卻創造它。 我很難想象是多麼充足的靈魂纔有膽量獨自創造孤獨。 我們已被日常的孤獨摺磨的精疲力竭。 她卻創造它。 孤獨與她的作品是...
評分很難說《寫作》是杜拉斯標誌性的作品,在許多地方看來這是她一段時間內或幾段時間內情緒波動的産物。我們總習慣將杜拉斯的斷句方式解釋為一種錶達的需要,當然這是可以的,但我覺得更多的這是由於法語這門語言所獨特的語法原因所造成的。這一點在《寫作》中遠比《情人》等純小...
圖書標籤: 寫作 現代文學 法國文學 文學 記憶-歷史書寫 莒哈絲 寫作 西洋
看著就覺得與黃碧雲很像
評分直覺式感情寫作,莒哈絲重複著偏執的憂鬱文字,簡直令人窒息。
評分荒涼的濃鬱情感,濃鬱的荒涼情感。
評分看著就覺得與黃碧雲很像
評分要寫作,就要比寫作本身更強大。
寫作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