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發表於2025-04-03
瞬息京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燦爛與溫潤 ——《京華煙雲》中的木蘭與莫愁 文/張素聞 姚木蘭與姚莫愁雖為富裕姚傢的小姐,卻並不養尊處優,也不纏足,她們的父親姚思安自幼就要她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她們學習之後做飯勞作。她們受的是現代教育,卻都有著傳統女子的美好之處。德言容工都齣人頭地,...
評分藉著《京華煙雲》電視劇的熱播,我又一遍重溫瞭這本書,也再一次體會瞭陳裕清先生所說的“林語堂博士仿佛是一座活的民族紀念碑”,如果你想快速瞭解自光緒26年間(1900)義和團之亂至全麵抗戰第二年(1938)年之間的曆史演變,人民生活,讀這本書是再好不過瞭,它涉及瞭那...
評分林語堂是用英文寫這本書的,誠然,他也是想寫給外國人看的,他想翻譯《紅樓夢》,但最終寫就“Moment in Peking”,這本讓我讀在其中,無時無刻不想起《紅樓夢》的民國小說。 章迴的標題比傳統章迴小說更粗白,文字的敘述也比同時的白話文更淺顯,有翻譯的緣故,就像林...
評分燦爛與溫潤 ——《京華煙雲》中的木蘭與莫愁 文/張素聞 姚木蘭與姚莫愁雖為富裕姚傢的小姐,卻並不養尊處優,也不纏足,她們的父親姚思安自幼就要她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她們學習之後做飯勞作。她們受的是現代教育,卻都有著傳統女子的美好之處。德言容工都齣人頭地,...
評分在暑假裏看完瞭英文版的京華煙雲,這真是我學英語史上的一件大事情。因為那本書確實很厚,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本厚厚的英文原著小說。書裏麵有好多好多關於中國的風俗,讓我覺得分外有趣,甚至開始相信紅樓夢可以譯成英文。林語堂的文筆是非常平和自然和美麗的。 當是時(我...
圖書標籤: 林語堂 瞬息京華 小說 中國文學 經典 民國 鬱飛 文學
讀的版本就叫瞬息京華 這個譯本好
評分一直想促成這本書的再版,然而卻趕上moment in Peking暫時不開放授權,通過各種渠道聯係瞭林相如女士,不知道結果如何呢。這本書翻譯過程中的種種軼事應該被更多人知道呀!就鬱飛先生的譯作來說,真是雅緻,隻是一些些句子太過忠實原文瞭,沒有聯係中文閱讀的實際做齣靈活處理,但仍然瑕不掩瑜。很遺憾鬱飛先生已於去年去世,消息並未引起太大波瀾,隻是登瞭一則新聞在 美東僑報 上。為何我們留不住人呢?
評分鬱飛的翻譯還是不如張振玉的自然流暢。
評分至道為物也,無時不變,但又終歸於原物而未曾有所改變。
評分一直想促成這本書的再版,然而卻趕上moment in Peking暫時不開放授權,通過各種渠道聯係瞭林相如女士,不知道結果如何呢。這本書翻譯過程中的種種軼事應該被更多人知道呀!就鬱飛先生的譯作來說,真是雅緻,隻是一些些句子太過忠實原文瞭,沒有聯係中文閱讀的實際做齣靈活處理,但仍然瑕不掩瑜。很遺憾鬱飛先生已於去年去世,消息並未引起太大波瀾,隻是登瞭一則新聞在 美東僑報 上。為何我們留不住人呢?
瞬息京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