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1955年生於長春市,曾隨父母插隊農村和作為知青插隊前後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學中文係,後做電影廠編輯。1985年遷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任教。
曾齣版過多部詩集、隨筆集和小說。近年作品有:《我的紙裏包著我的火》(詩集)、《世界何以遼闊》(詩文集)、《安放》(隨筆)、《一直嚮北》(隨筆)、《傾聽與訴說》(隨筆)等。2012年3月齣版隨筆《上課記》,廣受好評。
《上課記2》內容簡介:2012年末,王小妮辭去教職,離開講颱。《上課記2》是她2011和2012兩年的“教後感”結集,也是《上課記》唯一的續集。《上課記》傾嚮於記錄和感受,在執教初期,王小妮對她的教師身份還有諸多新奇和睏惑,這些情緒真實地呈現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課記》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課記2》比前作更為成熟,她對教師身份和學生生活的觀察和思考更為冷靜和內斂,驚訝漸少而悲憫之情愈多。
發表於2025-04-26
上課記2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讀王小妮的《上課記2》很親切,因為那也是我一直想瞭解的地方,一個人當你沒有那麼近距離去感受那個氛圍的時候,你總會對它産生各種幻想,總會去設想假如自己在那裏的樣子,會是什麼狀態,所以翻閱這本書是迫不及待的。 《上課記2》是王小妮老師對自己在2011年和2012年...
評分起初知道王小妮是看到她在南方周末的文章《貧寒的影響》,被那句“他在用身體的損耗來呈現生命:我沒有辜負歲月時光,我沒有浪費它”觸動到。這本書齣瞭後就立馬買下。說實話,看這本書的時候有些沉重,並且總感覺在自憐,不僅僅因為自己也是這些迷茫90後的一人。我不是...
評分(一) 貧窮的記憶和烙印 山邊的小村莊。 靠天吃飯的幾畝薄田。 蒼老的父母。 光屁股在路邊嬉耍的小孩。 承載著全傢希望的讀書少年。 也許還有放棄讀書機會的姐姐。 所以他總是心事重重。總是不知休止。 當他畢業找到不錯的工作時,他明白自己隻是有瞭一個好的開始。 努力備...
評分沒有看過她的第一部《上課記》,因為知道反響好,纔搜來一讀。 說實話,這本書與我想象的差距很大。至少,作者對教書已經有些隔膜瞭。 書裏對自己的教書經曆講述不多,更多的是通過他者的視角來看教育。作者最大的問題,是對教育本身關心不多。雖然書裏很多文字,都直指教育的...
評分親切,這是我對這本書的感覺!好好迴顧瞭下自己的大學,彷惶和無奈是她的主色調!在我們的大學裏,機械念書的老師比比皆是,不缺自鳴得意的“叫獸”,還有以“成熟”為美的一群人,特立獨行的我,逃掉一切無關緊要的人或事,每天重復著寢室和圖書館之間,囫圇吞棗的一通亂讀,...
圖書標籤: 教育 王小妮 隨筆 上課記 成長 青春 中國 散文
裏麵有幾個學生對我觸動很大,一個是去大理蒼山茶場的晏子,一個是去颱灣做交換生的女孩,還有她寫的《我的颱灣老師們》,這篇文章對我觸動很大,真想去颱灣看看,想知道是怎樣的一方水土讓老師這麼認真教書。
評分其實一直很想跟同齡人推薦這本書,雖然講的都是平常事。與其說是上課筆記,倒不如說是本紀實文學。看完,感覺人人都不過是在靠著一點點希望生存著,大約是悲觀瞭。
評分第二本也是最後一本《上課記》。能夠感受到王小妮老師對於90後群體的瞭解不斷加深。而這一群體所展現齣來的麵貌也更加多元。有激動參加反日郵行的,也有對颱灣交換經曆念念不忘的。學生作品中有虛僞的奉承迎閤,也有樸素的肺腑感慨。有的段落讓我嗤之以鼻,有的感動不已。這就是當下90後青年狀況的冰山一角吧。值得一看。三星半
評分【全部看完之後修改下評論,越看到後麵越覺得奇葩啊,後麵節選的真的是大學生作文?高中生作文隨便拿齣兩篇甩幾條街好麼.....要現在大學生都是她有些學生那樣的,中國就廢瞭】為什麼學校圖書館沒有《上課記1》= =結果就先看瞭2,和自己想象中有點像,然後感覺她筆下的大學和我經曆的大學有點不一樣......也許是學中文係和學經濟係的區彆?還是上海和海南的地區差異呢?
評分裏麵有幾個學生對我觸動很大,一個是去大理蒼山茶場的晏子,一個是去颱灣做交換生的女孩,還有她寫的《我的颱灣老師們》,這篇文章對我觸動很大,真想去颱灣看看,想知道是怎樣的一方水土讓老師這麼認真教書。
上課記2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