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本外交史:1945-2010》是《戰後日本外交史》日文版的第三版本,中文版的第二版。《戰後日本外交史:1945-2010》延續瞭之前版本的結構和內容,將時間跨度延長至2010年,增加瞭小泉、安倍、福田、麻生、鳩山等政權時期的外交內容。《戰後日本外交史:1945-2010》是從外交視角描繪日本曆史的全景圖。
《戰後日本外交史:1945-2010》的中文初版在國內齣版後受到普遍歡迎,成為許多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教材和研究用書。
文采斐然,一遍不夠。
评分書寫得挺好,有些視角很有啓發性,不過翻譯校對太不認真:語法、人名、地名、約定俗稱的專有名詞、時間錯誤太多,直接拉低瞭中文版的檔次,我邊看邊拿支筆在那改。日本人做事那麼認真,中文版齣成這樣好意思嗎?你們都不校稿嗎??
评分個人覺得五百旗頭真的文筆、概括總結能力很強,很久沒有讀到讓自己覺得“寫得好”的文學或舉例以外的文本瞭。不過到最後一章這樣的概述則略顯單薄和不足。 其他人總體也算講得清楚,各有各的風格。
评分戰後日本外交史的最權威著作之一,掃盲必備。最後一章的總結是全書精華,主要有以下三大亮點:第一,按時間和議題對外交事件做集中梳理;第二,從內政與外交(內政如政黨政治與以此演化而得的三種路綫——社會民主主義路綫、經濟中心主義路綫、傳統國傢主義路綫;外交如圍繞“吉田路綫”的論爭)、軍事與經濟(軍事如《日美安保條約》、駐軍、修憲與自衛隊海外行動等問題;經濟如“經濟大國”的形成與日美貿易摩擦的闡釋)以及多重身份衝突(日本在“亞洲國傢”及“自由主義國傢”之間的身份協調,如何在發展日美基軸的基礎上加強與東南亞的綜閤外交)等多角度分析外交趨勢和戰略,提供瞭大量的研究思路;第三,給齣瞭對日本外交的總體評價,提示未來通過加強外交人纔培養及政治傢主導官僚的體製改進,日本得以創造更具自主性的外交戰略的發展前景。
评分對各個時期的分期邏輯清晰,供基礎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