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2
终南山的变容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评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图书标签: 日本汉学 海外中国研究 古典文学 唐宋 海外汉学 文学研究 文学史 文学
此书汇录了作者二十多年中唐文学研究的成果,由“中唐文学”、“韩愈”、“白居易”、“李贺”等专辑组成。作者将中国学者视中唐为古代诗史转折点的看法进一步推广到整个古代精神史和文学史,认为中唐在古代文人精神和自我意识方面的许多表现都有特别意义。
本来奔着前面几章总论,没想到后面个案分析写得更好。谈中唐文学之变的几章太像文学史,引述过多,少有自己的发挥,并且把诗文兼善等同于“以文为诗”简直匪夷所思。同题论文思路很好,可惜放的位置靠后,案例分析的结论即中唐文学目光回归到日常已在前文道尽,因此有种了无新意之感。诗人分析的几章好在摆脱中国传统审视眼光,结合中唐文学流行之变背景,发掘出诗人深层创作动机。看评论说李贺一章不脱钱钟书之论,钱的确提供了灵感,但钱氏学问往往点到为止,抛出一点随即大量列举自证,更具体的分析及理论辅证川合做得很好。还有我纳闷的是书里根本没有李商隐那篇论文,怎么译后序和评论里都在zqsg地点评?
评分以前不喜欢白居易的,读完这本书,又想着是不是应该把他的诗集拿来翻翻了。“白日依山尽”是宇宙论基础上感知的扩大啊……想想还是中唐的。另,p248第二段第七行“《与九元书》”
评分本来奔着前面几章总论,没想到后面个案分析写得更好。谈中唐文学之变的几章太像文学史,引述过多,少有自己的发挥,并且把诗文兼善等同于“以文为诗”简直匪夷所思。同题论文思路很好,可惜放的位置靠后,案例分析的结论即中唐文学目光回归到日常已在前文道尽,因此有种了无新意之感。诗人分析的几章好在摆脱中国传统审视眼光,结合中唐文学流行之变背景,发掘出诗人深层创作动机。看评论说李贺一章不脱钱钟书之论,钱的确提供了灵感,但钱氏学问往往点到为止,抛出一点随即大量列举自证,更具体的分析及理论辅证川合做得很好。还有我纳闷的是书里根本没有李商隐那篇论文,怎么译后序和评论里都在zqsg地点评?
评分在被吊打过后来看这本书,真就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温情与敬意”,书是极好的,就是翻译读着总有些怪
评分本来奔着前面几章总论,没想到后面个案分析写得更好。谈中唐文学之变的几章太像文学史,引述过多,少有自己的发挥,并且把诗文兼善等同于“以文为诗”简直匪夷所思。同题论文思路很好,可惜放的位置靠后,案例分析的结论即中唐文学目光回归到日常已在前文道尽,因此有种了无新意之感。诗人分析的几章好在摆脱中国传统审视眼光,结合中唐文学流行之变背景,发掘出诗人深层创作动机。看评论说李贺一章不脱钱钟书之论,钱的确提供了灵感,但钱氏学问往往点到为止,抛出一点随即大量列举自证,更具体的分析及理论辅证川合做得很好。还有我纳闷的是书里根本没有李商隐那篇论文,怎么译后序和评论里都在zqsg地点评?
终南山的变容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