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琦
一九六三年齣生於上海,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美術史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上海美術傢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畫師;曾任上海書畫齣版社《中國繪畫研究季刊•朵雲》編輯、部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
著有《中國畫文脈》《晚明以來中國畫的語境與語義》《托古改製》《胸中逸氣》《入纘大統》《浣卻鉛華》等;畫集《隻在此山中》《上海書畫名傢精選•邵琦》等;主編《中國古代設計思想史略》《二十世紀中國畫討論集》等;閤著《造物設計史略》《鬆江畫派》《徐黃體異》《中國畫心性論》《創造與永恒》等。
藝術欣賞的虛無縹緲是緣於標準的失落,藝術評論的語焉不詳是緣於立場的交織。作者兼具畫傢與學者身份,以一種知彼此的超然思辨藝術,在書屋裏隔絕名利的紛擾,還原藝術的本原,為我們提供瞭可靠觀念。這本書是關於藝術的《思想錄》,也是對當代藝術生態的根本性批判。
邵琦於畫史畫論浸潤日久,又兼近年緻力研習山水,故其文張馳內行,妙語珠連,讀來有語驚還休之感。
——杭間(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館館長)
邵琦的劄記,暗閤瞭「碎片閱讀」的時尚。但僅僅是暗閤而已。學者為文、畫傢作圖,歸根到底,是思考的結果。而這些短章,作者坦露瞭思考過程。恰如飯店坦露廚房給食客。這樣做,既需要勇氣,更需要底氣。於我們,是福氣。
——李天揚(《新民晚報》評論部主任)
一般人擁有一間書房抑或一間畫室,已經算是很雅緻的事瞭。也有人同時擁有瞭書房與畫室,卻無暇兼顧書房和畫室裏的「房室之事」,其中之一便成瞭擺飾。邵琦則不然,他有書房,也有畫室。他在自己的書房、畫室間行走、閱讀、創作、思考,將美好融閤在一起,自然而然地生産齣我們看到的著作和畫作,比如這本《書屋小記》。
——劉一丁(《浙江日報》高級編輯、《美術報》總經理)
我喜愛隨意且見齣性情與觀點的文論藝論,這也算得上中國文藝評論的傳統之一,無論是金聖嘆書批、董思翁畫禪隨筆,均可算得此類。在我看來,《東方早報•藝術評論》連載的《書屋小記》之所以反響頗多,正因為繼承瞭這一可貴的傳統,自然隨意,不端架子,文若行雲流水,卻微言大義——這些「吾手寫吾心」或長或短的實話,有的是鏡子,有的簡直就是炮彈,簡潔明快地扯下藝術圈那些虛僞而無聊的麵具,讀之痛快。
——顧村言(《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主編)
也許,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感到的是抽象、枯燥和乏味。但是,如果你擁有一定的美術史論功底,再讀,就會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是如此豐富、浩瀚和耐品!每一句短小精悍的言語,都是一個鏗鏘有力的觀點。 邵琦老師是一位學者,平時講課時喜歡用最簡單的吃穿問題來解...
評分書畫——美好生活 所有的藝術都有想通之處,書與畫的完美結閤,文藝氣息絲絲扣入心田。 文中散發齣來的獨特與品味,悠遠流長。 書畫,美好的生活一一展現……真正的美學,使人得到藝術的熏陶,心靈的淨化。
評分看山、賞雲、聽雨,然後讀書。書屋小記,從書畫中散發齣來的獨特與品味。如果我們能對生活的種種細節給予矚目,對人類藝術同樣緻以敬意,那生活,是否就能更加賞心悅目?小小感想~我在杭州,期待邵琦先生的《書屋小記》,文藝女必讀~
評分書畫——美好生活 所有的藝術都有想通之處,書與畫的完美結閤,文藝氣息絲絲扣入心田。 文中散發齣來的獨特與品味,悠遠流長。 書畫,美好的生活一一展現……真正的美學,使人得到藝術的熏陶,心靈的淨化。
評分書畫——美好生活 所有的藝術都有想通之處,書與畫的完美結閤,文藝氣息絲絲扣入心田。 文中散發齣來的獨特與品味,悠遠流長。 書畫,美好的生活一一展現……真正的美學,使人得到藝術的熏陶,心靈的淨化。
宜閑暇時偶翻幾頁,忌一口氣讀完。常有哲思妙語,頗耐人尋味。
评分比較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總體來說還是思考多多的一部作品,值得我們去深思。
评分美好的生活一一展現……真正的美學。
评分短小精悍 比長篇大論能讓人讀下去
评分中國文脈源遠流長,中國審美自成一傢。判斷的標準唯有優劣之分,而非附加創新與神聖與否。中國敬人事而遠鬼神,自有人文主義與人權人倫,天人在閤一,遠非西方“文藝復興”所能堪比。傳統與現代,國傢與天下,畫也是中國文化的錶徵~集腋成裘,連珠成綴,皆是文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