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王学泰
1942年生于北京,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文革”中受冲击。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房山县中学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学术领域是文学史与文化史。
最倒霉的是……“怪人” 李公明 发表于2014-03-02 09:14《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王学泰先生的《监狱琐记》(三联书店,2013年10月)是作者作为“反动学生”在1964年至1969年被强迫送往农场劳动和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至19.. 王学泰先生的《监狱琐记》(三...
评分之前看过 上学记,巨流河,都很喜欢。 作者有笔力,有经历,大都心态平和,有独立思考在里面,对自己的价值观也有坚守。大概就是属于写的又好看有耐看。 十余年左右的动荡,至今仍未解封,从这些书里,了解一些真相,更好 认识历史与人性,也多一些反思。 历史充满...
评分初识《监狱琐记》是参加了豆瓣同城上的一个读书会,由王学泰先生和几位嘉宾推介交流。寥寥数日读完此书,手不释卷,或唏嘘,或感慨,或捧腹,或哑然。王先生在展示监狱生活全貌的同时,也刻画了监狱里的芸芸众生,更折射了那个年代整个社会的荒诞。书里记录的虽是苦难,...
评分“我们时代不是一个平常的时代。它是在非人道的压力下沉重前行的时代,是经历过罕见大规模恐惧的时代,距离可能的毁灭并不遥远。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奢侈地享受超然,但是就怕承受不起。” 这是乔治·斯坦纳的《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在评述文学批评的功能时,...
评分书中记述了很多人的故事,有因为在毛去世后唱歌被抓的,有因为《推背图》被抓的,有因为周朱毛闲谈被抓的,有因为批评党中央被抓的,有因为在57大鸣大放中成立劳动党被抓的,有因为不相信120万斤的亩产量被抓的,等等,其中有几个比较独特,一个是飞虎队的彭嘉衡,一个是顾惟乔...
可读性好,希望百年以后我党能更加自信、更加客观的看待这段历史。
评分值得推荐。
评分多少荒唐,娓娓道来。
评分#2014.3.4想读,3.27购于卓越网。3月底读完。
评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