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岛刚,1968年生,上智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作为朝日新闻外派记者长期滞留过新加坡、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其后担任东京总社政治部记者,2007年至2010年担任驻台北特派员。采访报导华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议题,目前担任朝日新闻国际编辑部副部长。长年采访和撰写有关中华文化圈的政治、外交、文化方面资讯。出版过《伊拉克战争从军记》(2003),近期作品有《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银轮巨人捷安特》。
世界上有两个博物馆,都称自己为"故宫博物院"而不惮于异国人的混淆。由于战争和政治原因被分割成两个的故宫博物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它们曾经水火不容,而今却渐渐地在彼此靠近。本书以独特的角度,用历史的放大镜,让我们观看到故宫博物院的诞生、成长和离乱,它们将来的命运会怎样,它们会合并成为一个故宫博物院吗?
本书揭秘清末文物如何大量流出国境、蒋介石战败逃亡之时为何以当时万分珍贵的军船搬运文物,这些文物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仓库阶段,后来又在怎样的国际情形下开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民进党的"去中国化"阴谋对台北故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今故宫博物院又如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并顺带描述了近年海外华人回购文物的动态。大视角包括了历代政治斗争的各方动机、小视角则详细到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访谈,既是一部丰富的近代文物历史资料,也是一部完整的隐藏在故宫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近代辛酸史。
《两个故宫的离合》,只听书名会以为这是一本在讲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背后各种文化故事的书,但这并不是野岛刚的目的。“那些书太多了,大家可能看腻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写故宫,已经有那么多人写了,为什么日本人还要写?” 在成书前5年的时间里,野岛刚跑了很多地方,北...
评分“我知道,如果日本没有来中国打仗,故宫的文物就不会迁徙,作为日本人,我应该写这本书,这是我的责任。” ——野岛刚 大陆读者即将从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看到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的命运。12月,《两个故宫的离合》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讲述的不是故宫的珍奇文物...
评分由許多日本國內著作顯然看得出,日本人對中國歷史文化與文物是很有興趣的(相較於我們對日本歷史文化的輕忽程度)。兩個故宮的故事,由第三方人士來採訪描寫,或許會較為客觀吧!只是在我的感覺裡,日本人所寫的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分析,其涉及台灣地域政治的,卻也總有些非客觀的...
评分發現日本人寫書,無論小說或非小說,條理和脈絡都極其清晰。 從《兩個故宮的離合》獲取了三個觀點印刻: 一.文物有靈。 二.最頂級的藝術文物,終從屬於文化;而文化終難逃為政治所利用。講好聽一點就是「文化服務於政治」得文化者得天下,多麼不情願相信也木有用。 三.文物與國...
评分﹣本書的作者曾任日本朝日新聞台灣特派員,撰寫這書時是先在日本出版,再於1年後於台灣翻譯出版。 ﹣老婆告知,書本的日本名叫“兩個故宮博物院”,相當簡單。反而台灣版卻加了不少‘鹽、醋’,看來對於台灣的出版商乃至大眾來說,對故宮的感情還是相對複雜一些。 ﹣我以往以...
的确要第三方才能写出如此中立而明确的观点,野岛刚做到了。“文物继承者等同于中国正统统治者”。蒋介石用文物来证明台湾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强调中华民国的文化优越性。六十年后,大陆游客纷纷涌进台北故宫/台湾寻找“真正的中国”。多么高瞻远瞩。两个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太唏嘘,也太迷人。两个故宫我都爱。
评分可以说是看的津津有味、爱不释手的一本书,虽然作者作为一个日本人在一些文化和国情的理解上有偏差,但是也不影响阅读的乐趣。之前对故宫文物的历史了解的很少,读到抗战时期不停运送文物还有“文物有灵”的部分,甚至被深深感动到hhhh两个故宫都去过,要说哪个更好还真说不上来,有机会一定要再飞北京和台北好好看看。另外通过这本书我对老蒋产生极大的兴趣,要掉进社科类书籍的大坑啦!
评分臆想多于论证。
评分作者对两个故宫,尤其是台北故宫很熟悉,有着作为第三者的一些想法,文笔很委婉.只是有些理想主义.
评分只出电子版即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