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字母顺序排列)
陈坤 演员,主要作品有电影《画皮》、随笔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费勇 学者,主要作品有《转念的力量》、《金刚经修心课》。
贝志城 微博名人,微博名一毛不拔大师,曾组织中国作家版权维权等多种社会活动。
刘瑜 学者,主要作品有《送你一颗子弹》、《观念的水位》等。
李玉 导演,主要作品有电影《二次曝光》等。
猫小糊 自由撰稿人,热爱旅行和漫画,热爱收集各种奇怪的小东西。
任晓雯 作家,主要作品有《她们》、《阳台上》等。
水木丁 作家,主要作品有《我们心中的怕和爱》、《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盛可以 作家,主要作品有《北妹》、《水乳》、《留一个房间给你用》等。
笹田义美(日本) 作家,主要作品有《四季的高野町石道》。
谭维维 歌手,有音乐专辑《谭某某》。
辛暨梅 在读博士研究生,日本流行文化研究者。
周云蓬 民谣歌手。代表作有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中国孩子》,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等。
朱哲琴 音乐人,“世界看见”中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创始人。
陈坤说,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躁动的时代,海量的资讯、无尽的诱惑。请深呼吸,保持冷静,从容面对世间荣辱。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让外境把你带走。
观看世界,看到了自己的样子;
聆听世界,听见了世界的声音。
关于行走,关于远方,关于自己,他们说——
【刘瑜】:人生的很多乐趣都来 自于专注,无论你是写一篇文章还是听一段音乐,读一本书,跟一个人交往,专注带来的乐趣是非常纯粹的。
【谭维维】:我相信上天掉下来一个命,是带有使命感的。我原以为送我去远方,是让我看更开阔的天地。后来才明白,它背后的深意远远不止这些。
【水木丁】:有时自由很简单,只是人们自己把它搞复杂了。有时候自由要付出的代价也并不大,只是人们对自由太好高骛远了。
【周云蓬】:我们住过的那些陌生的床,将连接成为踏板,渡我们上船过河。
【朱哲琴】:一切生命都有一种向上的原动力。那是一种内在的生长的力量。那种力量虽然无法解释,有时甚至也无法被察觉,可是就是那种力量带领我们永远向前,抵达我们想象不到的境地;让生命不断生长,不断地接近无限,接近顶峰。
————————————————————————————————
★陈坤出品、费勇主编,全新概念文艺主题书《去远方发现自己》。
★陈坤、贝志城,刘瑜、李玉首次深度对谈。
★朱哲琴、谭维维、周云蓬跨界执笔,奉上重磅力作。
★任晓雯、盛可以、田义美、水木丁,实力派作家共同探索内心世界。
★精彩图文,精致印刷,全景呈现【去远方发现自己】之旅。
★独家奉送【行走】公益明信片两张。
————————————————————————————————
去远方发现自己,从这个嘈杂的世界抽身而出,成为一个旁观者。恍如从远处,看着这发生着的声与色、形与姿。凝视把我们引向宁静,引向领悟。
去远方发现自己,当我凝神聆听,世界正在向我聚拢,并且褪去那一层层的伪装,以它本来的面目向我聚拢。
去远方发现自己,让远处的星辰照亮每一颗寻求安静的心灵。行走,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
对陈坤“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一直有不咸不淡的关注。每个人心中都深埋着一个“远方”的梦想,所以单是“行走”二字即可唤醒神经。看过“行走”系列的第一本书《往西,宁静的方向》。今年5月30,“行走的力量”第三季启动仪式在师大举行,因为在本校,且能够看到他以及...
评分读陈坤出品的这本书完全只是因为封面上的一句话——行走,去远方发现自己! 平时一向对影视和音乐关注不多,所以书中的大多数名人对我来说就和陌生人无异,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发现,那些文字,那些图片,那些思想,甚至那些有意在书页上留下的空白都是恰当的,是能抓住你...
评分记得在书店第一次看到陈坤的《突然就走到西藏》这本书,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最早接触西藏的书籍是一本叫做《西藏时间》,大致讲的也是关于西藏行的故事,故事的大致情节我已忘记了,只记得它是朝圣之旅,以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写着自己的经历,让人备感宁静与朴素。 ...
评分我听过一首歌,似乎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一首老歌,但是却对歌名记忆犹新——《永远到底有多远》,很想问,在不断的追索“远方”这个命题的时候,“远方”到底有多远?对于一个人而言,多远才是“远方”呢?时空的距离,似乎离开了家乡,就走上了去往“远方”的路,但是心灵的距离...
评分离开家乡,去远方《去远方发现自己》 这本书和《往西,宁静的方向》是一个系列,虽然没有明确的名字,但是都和旅行有关,姑且叫做旅行系列吧。不过这个系列里面的书却不是写的我们生活中的那种旅行,内容比较复杂。 书的开本很大,和杂志差不多,里面的插图也很漂亮...
任何时候看到关于西藏的文字都想落泪,太想念雪域高原了!
评分只有刘瑜的部分是精华
评分行走整个系列真的是狗尾续貂。这一本总结为八个字:无病呻吟,装逼矫情。负分滚粗
评分日本作者那一篇 我不哈 其他都不错 尤其喜欢章鱼哥片段 大爱
评分水木丁讲的那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说有个朋友在外面跑了两百多天,也不拍照也不写字,如果不说,你就根本不知道他去过那么多的地方,他是一个很没有存在感的人,但是他寻获了自由。抛开自由这个话题的崇高,我喜欢那个人清清楚楚地知道旅行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让自己快活——当然炫耀产生的虚荣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带来一些快活。行走是必要的,刘瑜跟李玉的那段对话里也说到,人只有到别的地方,才会对周遭一切敏感起来,我相信这对我们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有所帮助。可惜很多时候,我们都误会了行走本身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