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法国作家,他在诺曼底孤独地长大,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1895年他母亲死后,表姐玛德莱娜应纪德母亲在病榻上的请求最终同意与纪德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妻子抑郁成疾,并于1938年死去,他们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后来他用自己这段名义婚姻的背景故事创作了小说。纪德死于1951年2月19日,因为某些原因,天主教于1952年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有人称他是“现代的良心”,在教会里几乎人人都骂他是“背德的诱惑者”。
《人间食粮》有时候被归类于哲学小说,有时候又被划分为散文。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两重划分证明了这部作品兼具哲思的深邃和文学的优美。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都有一窥门径的可能,可以从不同的门径进入,欣赏到不同的风景。说它是哲学小说,那是因为作者在书中一分为二,变身为梅纳尔克和纳塔纳埃尔,他们彼此对话,构成了全书的基本结构。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因此而觉得有任何阅读上的障碍。说它是散文,那是因为整本书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作者在世界漂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清晨到另外一个夜晚,留下了或长或短的文字。它们在逻辑上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更像是一团心灵飘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记载下它的观察和感悟。但是,在整体上这些问题符合相同的情感和价值,因此即便被批评为冗长和琐碎,也始终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炽热情感。纪德说: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见。 只是要永远记得一点:纪德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他把自己的一生变成是文学观念的一次尝试,《人间食粮》只是其中之一。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一个迷宫,而他建造完毕就脱身而去,继续他永无止境的人生实验。因此,如果在《人间食粮》中你获得了某种启示,那么就不应该沉湎于其中,而是继续前进。纪德并不试图用他的作品构筑新的天堂,所以作为读者,也没有必要就此止住自己的脚步,变成了他迷宫的守护者。应该和他一样,遍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心怀感激,欣赏纪德一生里所展现出来无数人生。
我的理解 ——读《人间食粮》 文/唐斯婷 “抛弃自己的优越感吧,它是思想的一大包袱。” 所谓的优越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方式之一,你越是小心谨慎地保护它,它只会给你一个结果:身受束缚。 不断地否定自我,甚至承认“我”是不存在的。忘我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反而更从容地...
评分港真,看了这本书以后,你会觉得现在市面上那些鸡汤简直弱爆了,如果没记错的话,咱们鸡汤的祖师应该是尼采同学,看的出来纪德是得了尼采写鸡汤的真传的,并且青出于蓝胜于蓝了。起码就这一本是如此(尽管我不知道他们谁先出生。) 写《先知•沙与沫》的纪德和这个纪德,大概...
评分其实我不会起标题。 一、 这是我第二次读《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这本书了。为什么要使用法语的原文标题呢?原因在于我第一次看的是李玉明《人间食粮》这个译本,而这一次读的确实盛澄华先生翻译的《地粮》。 在拿到书之前就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译文的编辑对于盛澄...
评分因为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然后在家附近的书店看到这本书,小小一本就买回家了。这本书看了三次,前两次因为看不下去只稍稍看了些便放弃了。最后一次,或许是因为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从作者的角度去看,不但看懂了,而且收货颇丰,其中包含的智慧,让我产生共鸣。一个好...
评分“美那尔克,在启程时你那样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临死前的一种滋味。” 不知该怎样告诉你,关于这本书。 这个春天,我读到这些句子。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喜欢它们。喜欢这个人。 奈带奈蔼,不需要同情,而是爱。 奈带奈蔼,我将教给你热诚。 这并不是一本病人所写的书,至少...
是翻译的原因?感觉写的都言之无物……无法共鸣,就像看一个喝醉酒或者发高烧的人的呓语一样……
评分从第一句开始战栗...译者李玉民在另一本书中写序:“纪德将感受事物的战栗,化为表达感受的战栗的语句,这便是用生命写出来的作品,读纪德的作品最感亲切的,正是通过战栗的语句,触摸到人的生命战栗的快感。”
评分不明觉厉
评分不太懂~~
评分版本不行,很多出名的句子都翻译的走样了,但纪德仍是伟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