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法国作家,他在诺曼底孤独地长大,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1895年他母亲死后,表姐玛德莱娜应纪德母亲在病榻上的请求最终同意与纪德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妻子抑郁成疾,并于1938年死去,他们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后来他用自己这段名义婚姻的背景故事创作了小说。纪德死于1951年2月19日,因为某些原因,天主教于1952年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有人称他是“现代的良心”,在教会里几乎人人都骂他是“背德的诱惑者”。
《人间食粮》有时候被归类于哲学小说,有时候又被划分为散文。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两重划分证明了这部作品兼具哲思的深邃和文学的优美。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都有一窥门径的可能,可以从不同的门径进入,欣赏到不同的风景。说它是哲学小说,那是因为作者在书中一分为二,变身为梅纳尔克和纳塔纳埃尔,他们彼此对话,构成了全书的基本结构。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因此而觉得有任何阅读上的障碍。说它是散文,那是因为整本书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作者在世界漂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清晨到另外一个夜晚,留下了或长或短的文字。它们在逻辑上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更像是一团心灵飘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记载下它的观察和感悟。但是,在整体上这些问题符合相同的情感和价值,因此即便被批评为冗长和琐碎,也始终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炽热情感。纪德说: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的所见。 只是要永远记得一点:纪德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他把自己的一生变成是文学观念的一次尝试,《人间食粮》只是其中之一。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一个迷宫,而他建造完毕就脱身而去,继续他永无止境的人生实验。因此,如果在《人间食粮》中你获得了某种启示,那么就不应该沉湎于其中,而是继续前进。纪德并不试图用他的作品构筑新的天堂,所以作为读者,也没有必要就此止住自己的脚步,变成了他迷宫的守护者。应该和他一样,遍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心怀感激,欣赏纪德一生里所展现出来无数人生。
1 微风嬉戏, 抚弄百花。 我全心倾听 人世头个早晨的歌声。 早晨的陶醉、 裸露的阳光、花瓣, 全都沾满了朝露⋯⋯ 不要过分等待, 听从最亲切的劝告吧, 让未来 慢慢地占住你。 日光温暖的抚摩 变得如此悄然, 即使最胆怯的心灵, 也会沉迷于爱情。 人生到世上就是为了...
评分“真正的诗在任何语言翻译中都永远保持它的价值”,这是戴望舒对“诗不可译”的著名悖论。这是在看纪德的《地上的粮食》时发现的,地粮的语言非常之美,感觉到作者轻柔的呼吸和对自然的热爱,读这本书,仿佛在神秘美丽的自然中奔跑。试列举一段他的文字: 在树枝下美丽的...
评分嗯。。我在路上打发时间。。翻看前面就已经HIGH了。。关于一个病人,一个曾经的病人,也许现在还没有治愈或者多少落了点毛病的非正常人的思维思想。。颇接近人家的那种生活总不圆满的观感。。 看到其中的片段。。总有相识相知之感,然后就会颓丧。。原来人类永远都在一代一代...
评分这是一本奇特的书,它可以被看作任何一种文体,却又与什么体裁都没有干系。理性、思性与神性自然而然地融于一体。你尽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安德烈•纪德的自白,他把自己的幸福观,附着在每时每刻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思考之中,进而又行诸语言。十九世纪,上帝死了,人类的生存之...
评分我的理解 ——读《人间食粮》 文/唐斯婷 “抛弃自己的优越感吧,它是思想的一大包袱。” 所谓的优越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方式之一,你越是小心谨慎地保护它,它只会给你一个结果:身受束缚。 不断地否定自我,甚至承认“我”是不存在的。忘我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反而更从容地...
一本书里同时存在我极喜欢的睿智和让人极不舒服的琐腻,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
评分这本书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诗歌,像是自由随笔。纪德的文笔具有一种古典美,他描写的风景特别美。当然,更重要的是书里的思想。纪德教会我热情奔放,以及敢于去挑战不同领域的态度。他的有一句话几乎可以成为一辈子的实践:担当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意思就是,在人群中要成为最不可替代的一员。
评分好想是买错版本了 不恰当的翻译瞬间失去美感……不过还是值得一读 中心思想跟瓦尔登湖相差无几 由于翻译问题 我觉得买到这个版本的可以粗略翻一下就好了 不需要精读。
评分版本不行,很多出名的句子都翻译的走样了,但纪德仍是伟大的
评分不是很对我胃口。有些地方写得我很喜欢,但大部分觉得好无聊啊好无聊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