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里奇(Donald Richie),1924年出生于美国,日本电影、文化专家。
1947年,唐纳德·里奇随军来到日本东京。很快,他就对日本文化、特别是日本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尝试写作影评。1948年,他相识了被誉为“日本电影教母”的川喜多夫人,两人在向西方世界介绍和推广日本电影的过程中,结下了长期而深厚的友情。也正是通过她的介绍,里奇结识了当时名满日本影坛的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
自1953年起,唐纳德·里奇定期为《日本时报》撰写影评。1959年,他出版了《日本电影:艺术与工业》,这也是第一部用英语介绍日本电影的专著。之后,里奇发表了大量介绍、论述日本电影及社会的专著与文章,开始了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日本文化“情缘”。
这本书是西方首部系统研究和介绍小津安二郎电影艺术的专著,也是著名日本电影专家唐纳德·里奇的代表作。里奇通过对小津电影的主题、编剧、拍摄、剪接之深入分析,窥探其电影文法与美学风格,并以此展现了蕴藏在小津作品中的日本历史、社会及文化意涵。
管同事借的,课上读的。从《侯孝贤电影讲座》攀援而来。企图体会小津看世界的方式。关于幽默、笑话、母题、基于逻辑的不逻辑性……认同。 “人物在既定约束内,通过自觉地选择这条路或那条路,形成自己的性格。”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非它的奴隶,亦非它的领主。行为举止得...
评分 评分以前去采访一位导演,无意中谈起他喜欢的电影导演OZU,因为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受到的教育又是英国的艺术教育,喜欢的却是日本的导演,过了大半天,才知道他说的OZU,就是小津安二郎!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是小津迷呢?我自己乱总结了一下,喜欢小津的人至少要有:顽固的...
评分影评应该分两种,一种是热爱电影,观赏完根据自己的心情感觉写 出来的,一种是研究电影,熟知拍摄流程,从专业角度写出来的, 那么这本无疑是后者。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研究东方文化,当然, 唐纳德里奇还是对日本深有研究的。但不可否认,任何人,如果想 要完全了解一个民...
评分管同事借的,课上读的。从《侯孝贤电影讲座》攀援而来。企图体会小津看世界的方式。关于幽默、笑话、母题、基于逻辑的不逻辑性……认同。 “人物在既定约束内,通过自觉地选择这条路或那条路,形成自己的性格。”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非它的奴隶,亦非它的领主。行为举止得...
看到了很多关于小津电影的具体分析。形式,而不是形式主义。犬儒主义仍未侵蚀到人类尊严,成为一种整体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人的本性仍然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
评分正如小津一贯秉持的平静陈述,阅读本书最好不要带着标签去分类。译者在译后记也提到了研究小津的几部专著,不妨就当做是以小津为主体的庶民剧来看待,或许能得到更为客观全面的体认。就个人而言,首次阅读解析小津的研究评论,从中得到了不少收获。关于机位,关于表演,关于编剧、摄影以及剪辑。唐纳德与小津一样,对二战只朦胧暧昧的约略带过。当然,去深究被胁迫的历史未必有助于增进对小津风格形成及至转变的了解。而在小津崇尚美国电影,作品是否具有日本独有特质的争议上,见仁见智难有定论。只能说在日本举国变迁的各个时期,小津的电影及其自身都镌刻着时代的标记。海浪来过会留下它的痕迹,小津则以独具风味的影像存世,开启了多样性的还原和解读。
评分绝佳的小津电影文本分析,就是有点罗嗦。
评分真有点儿吃豆腐的气息。唐纳德里奇也是妙人。连城译文语感蛮好
评分新出了一版,收入了丛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