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涵漠
原《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記者,現為《人物》雜誌記者。2009年碩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係。
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2009年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後加入《中國青年報》工作,是《冰點周刊》最優秀的新生代記者。她擅長時政、社會公共與文化領域報道,文本優美流暢,兼有思想深度。在2011年“7.23”動車事件中,她的作品《永不抵達的列車》引起極大反響。
包麗敏
2000年清華大學中文係本科畢業,2003年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畢業,2003年8月進入中國青年報社,2004年6月進入《冰點周刊》擔任記者,曆任《冰點周刊》編輯、副主編,《中國新聞周刊》執行副主編,青年參考主編。代錶作品《火車驚魂記(乘客版)、《無聲的世界杯》(2006年南方周末年度緻敬之最佳特稿)、《萬傢燈火為誰熄滅》、《讓總統們頭疼的女人》、《陳丹青:我不想再待下去瞭》、《報人“轉會”》等。現任中國青年報旗下思想者欄目主編。
"這是一本與真實、自由對話的訪談錄。
她是央視記者,她說:敘述事實,而非評論。
她是清華副教授,她說:“使人睏惑”,而非授人真理。
柴靜、劉瑜,她們交集很小,但都因為踐行自由精神而備受關注,也靠自身能力擁有公共領域話語權,並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有人推崇她們冷靜、犀利,也有人嘲諷她們“端著”“自由女神。”她們備受喜愛也飽受爭議。眾說紛紜中,哪一個纔是最真實的?
訪談錄中,兩位女性展現齣令人驚艷的成長經曆和思維角度。或許正如劉瑜所說,一個人也要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發表於2025-04-28
柴靜×劉瑜:自由從何而來(中國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柴靜·劉瑜:自由從何而來》 mark: 電影《黑客帝國》:對紅藍藥丸耳聞已久,想搜來看看,但各大網站隻有會員纔看得到 “大飢荒”和“文革”的受難個體:想搜著相關的書看看,看看為什麼劉瑜會為這些個體被偉大領袖“晚年錯誤”的藉口掩蓋而抱不平。 新詞:民粹、比較民主化...
評分喜歡柴靜,看完這本書也喜歡上劉瑜。人與人之間有一個恰當的關係,關切超過瞭恰當就是冒犯。不因為你是一個記者,就有權逼問所有的問題。 冷靜而又剋製,是這本書摺射齣來的最多的東西。自由是你可以選擇聽或者選擇不聽,而不是你必須去麵對那些反對的聲音。 劉瑜對微博的觀點...
評分就是一本柴靜和劉瑜訪談閤集,私以為內容和書名並沒有多貼切。 看過柴靜的《看見》,當是看完隻是有一種現實終究是難以麵對卻不得不麵對的感覺,真實的社會的殘酷總是難以言說。而劉瑜倒是沒有讀過她的書,知道她還是因為朗讀者張梓琳朗讀瞭她寫給女兒的那段話,當自己成為母親...
評分內容很少的一本書,一星給尊敬的兩個女人,一星給完美的封麵——沒有更多瞭。 這本書在暑假閱讀推薦清單裏,一眼就被封麵給迷住瞭,翻翻看,很快就能讀完。但是內容呢?說好的思想深度呢?兩個部分的前麵主要就是對《看見》和《送你一顆子彈》的概括、摘抄和書評,既沒有《看見...
圖書標籤: 劉瑜 柴靜 訪談 隨筆 思考 社會 人物 政治
對話深度不夠,但對於去讀她們的作品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她們在當今社會的格外突齣,也正因為這個社會太缺少公知
評分公交車上第一本。內容很少。
評分公交車上第一本。內容很少。
評分對話深度不夠,但對於去讀她們的作品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她們在當今社會的格外突齣,也正因為這個社會太缺少公知
評分說實話柴靜我不太喜歡,說話太絕對,沒有迷茫,過度從容,感覺她把自己包裝的太過用力瞭。相反的我一直很喜歡劉瑜,做學問的跟搞媒體的給人感覺就是不一樣,言之有物。
柴靜×劉瑜:自由從何而來(中國故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