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68年9月14日,高中以前生活在日本长崎,后迁居东京,法政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以《最后的儿子》获得第84届文学界新人奖,步入文坛。此后陆续发表《碎片》《WATER》等作品,2002年以《同栖生活》获山本周五郎奖,同期再以《公园生活》夺下第127届芥川奖。
其他著作有《热带鱼》、《东京湾景》、《恶人》、《最后的星期天》、《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货》、《横道世之介》等。其中,《恶人》将吉田的文学创作推向另一高峰,一举夺下日本两大新闻报社(朝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的大佛次郎奖与每日出版文化奖。他借用推理小说的框架来承载一个具有纯文学底蕴的故事,成功扩大了读者群,引起热烈回响。2011年改编的同名电影再一次大获成功。
吉田修一擅长描绘年轻人在都市生活的当下心情,贴近生活的描述引发无数读者共鸣。他自己十八岁才到东京,觉得自己“既不属于东京,也不属于故乡”,在两者之间游移的孤独和乡愁,就成了他书写的动力。
获得2002年芥川奖的《公园生活》说的是一对连彼此姓名都不知道的男女,两个人在地铁上结识,又在日比谷公园意外重逢的故事。他们或许是对彼此有好感的,但并不刻意展开进一步的关系。每一次在工作休息时刻的巧遇,不多问对方的背景,反而借着观察、讨论公领域(公园)里的人事景物,默默知晓了私领域的交集。更重要的是,重新审视了一次自己的生活价值与存在意义。《flowers》叙述的则是一对从外地来到东京闯天下的夫妻,当初怀抱着美好的理想,但理想却沉入了人海的故事。两篇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恰好形成一个对比。前者在陌生的关系中,彼此的心灵缓缓地靠近;后者则是在亲近的距离中,灵魂却逐渐疏离。……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安的浮游感,渴望归属,可是他们只好、也只能在保持距离中,才不至于受伤得更深。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是一门玄学。我总在担心,自己是否太冷淡,太热情,太调皮,太尖锐。虽然深受自己不知分寸的困扰,但还是常常做一些肆意妄为的事情,以至于后来每段关系出现问题,我都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像昨晚我关了灯躺在床上,想像了一个我哭起来的场景,画面定...
评分在图书馆随手拿的一本书,没有选择没有翻阅就这样拿回来了打发时间 却意外的觉得好看,就是很简单的小说很短的小短篇,漫不经心的,没有什么目的性地读,还不错啊 有点喜欢这种突如其来的缘分,意料之外的小惊喜,慢慢的主动慢慢的交谈最后决定了一件事,我想大概就是决定了在...
评分 评分男主人公是银座一家小护肤品公司的年轻职员,他每天都坐同一节车厢、站同一个位置上下班,外业送送产品,内业开开会,工作空隙藏身在公园长椅上放飞思绪,并不需要格外走心也完全应付得了差事;他每周健身三次,九点之前到家,周六周日窝在家里看电视、读书,即便在朋友家依旧...
写得比白石一文好十倍吧……
评分「喂,一個人孤零零的死去,和只有你一個人活下來,哪種比較恐怖?」Flowers>公園生活。一本十萬字的書都能有錯字漏字,更厚的還能看麼。
评分与他人,特别是亲密之人,之间的距离大概取决于现实的自己和内在的自我间的距离吧。
评分2015.10.06 翻看于曲阳图书馆 。2篇文章一共10万字,一个是由陌生人慢慢走近的故事,一个是渐行渐远的故事。城市里有太多的人,太多的故事,陌生人的故事能否交织在一起,就要看缘分咯。我也喜欢公园。
评分3.5 《公园生活》是两名年轻人互相走进、在城市生活中创造交集;《Flowers》则是城市生活中爱的消失与分别。同样的生活景观,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向。(公园好哇,人间观察的好地方。但你也会讨厌被观察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