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2666》作者 向博尔赫斯《恶棍列传》致敬之作
一部跨越美洲的百年怪谈
这是一部伪造的作家辞典。
◎本书收录了92 名文坛恶棍,怪人,骗子,疯子,以及神秘主义者。
◎本书收录了这些人的生平及作品简介, 并竭尽所能地嘲笑他们。
◎书中故事始于20 世纪初, 直至2 1 世纪中叶, 跨度长达百年。
◎本书还特别收录美洲大陆相关出版机构、杂志社。
by 谷立立 在我印象中,罗贝托•波拉尼奥具有事实上的双重身份:小说家和革命者。作为小说家,他忠于自己的理想;作为革命者,他对世间之恶有刻骨的仇恨。因而,声讨世间诸般罪恶、追溯罪恶的根源也就成了他写作的唯一命题。比如,《2666》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罪恶的浮世...
评分“为什么中国没人成为波拉尼奥这样的流亡者啊?” “因为西语区多啊,难道你想流亡去新加坡?” “我的意识是……北岛出去之后写作也没有长进嘛…” 这是朋友看了《美洲纳粹文学》之后的吐槽。而我至今没有看《2666》,没有看《荒野侦探》,甚至连《护身符》这样短小的一本...
评分用飞机写诗那篇不错,但拉丁文部分完全是瞎翻译;译者,请你直视读者的眼睛,再说一遍: 你是怎么把[igitur perfecti sunt coeli et terra et omnis ornatus eorum]译成[天堂里的一切像大地一样完美]的? 你是怎么把[...haec vocabitur virago quoniam de viro sumpta est]译成...
评分 评分1993年,波拉尼奥年已四十,生有一子,生活仍旧窘迫,肝病恶化,他开始写作小说,同年开始出版作品,他疯狂地写下了几百万字。十年后他死了,死于肝功能衰竭。 风格,或与博尔赫斯的比较 波拉尼奥难免被用与博尔赫斯比较,甚至人生经历都多少也...
比较讨巧的作品。
评分#093#博尔赫斯式的杜撰人物列传,读多了容易审美疲劳。但每一篇都能玩出新意几乎毫无雷同,不时穿插波拉尼奥狡黠的讥讽因而更显妙趣横生,读者甚至可以通过捕捉密布于这张精心、巧妙建构的网络上的人物之间草蛇灰线的联系来获得抽丝剥茧的隐秘快感。
评分比较讨巧的作品。
评分文学是一种隐秘的暴力,是获得名望的通行证,在某些新兴国家和敏感地区,它还是那些一心往上爬的人用来伪装出身的画皮。
评分在我匮乏的阅读经验里,波拉尼奥算是为数不多能把女性写好的男性异性恋创作者(杨德昌和耶茨也算吧)私以为“写好”不是把女性捧成无暇的女神像,而是相对客观的接近女性在现实中的真实状况。到底是个什么段位的人,在积重难返的男权社会看他/她对女性状况的认识是个特别好用的判断方法,因为这和你的洞察力有关。甭管硬凹出多高的逼格一张嘴是男权狗就土出翔,阿玛尼都能穿出安踏味儿。除却这一点,波哥在这部里依旧不讲道理的建了一座自己的711——吃喝拉撒,你能在这个虚构的语境中解决一切问题。唉,拳击手的儿子,搞革命差点儿搞死自己,四十岁开始搏命写小说,在小说里操翻整个拉美文坛老子不怕得罪任何人,五十岁挂掉。波哥这种纯爷们启发我们的,就是男权狗才是真娘炮,纯爷们用不着剥削女性来刷存在感。另,这应该是最像中国电影圈的小说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