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Ⅰ
捲首語 Ⅱ序言 Ⅲ
第1章美國人及美國領土 1
第一節 美國人 1
一、公民 3
二、僑民 11
三、難民 13
第二節 美國領土 13
一、閤法取得 14
二、並購取得 14
三、強占取得 17
第2章曆史概述 21
第一節 殖民時期的北美洲 22
第二節 建國時期的美國 27
一、獨立建國 27
二、邦聯政府(Confederation) 29
第三節 南北戰爭前的美國 29
第四節 南北戰爭後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 33
一、戰後重建 34
二、外交 36
三、內政 39
第五節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美國 42
一、外交 42
二、內政 48
第3章文化趨勢 51
第一節 殖民時期文化(1760年以前) 51
一、北部 51
二、中部 53
三、南部 54
第二節 建國時期文化(1760~1860) 55
一、共和理念 56
二、平等精神 58
三、新倫理觀念 60
第三節 中産階級文化(1830~1930) 63
第四節 現代文化(1890~):世俗化、消費文化、多元文化 67
一、現代美國文化的興起 67
二、現代美國文化的錶現 70
三、新文化精神 76
四、新時代的多元文化錶現 79
第4章思想模式 81
第一節 思維模式 82
一、思維模式 83
二、自我認識 84
三、對世界的認識 84
第二節 清教思想 85
第三節 實用主義 88
第四節 美國主義 92
第五節 個人主義 93
第六節 資本主義 95
第5章政治體製 97
第一節 特色 97
第二節 政治體製 99
一、行政權 101
二、立法權 103
三、司法權 104
第三節 民主精神 105
第四節 政黨政治 106
第6章社會寫實 108
第一節 特色 108
一、自由權 109
二、平等權 109
第二節 結構 110
一、牛仔 111
二、工業巨子 113
三、律師 113
第三節 社會生活 114
一、傢庭 114
二、小區 115
三、婚姻:結婚與離婚 116
第四節 學校與教育 116
第五節 社會問題 119
一、黑權問題 120
二、女權問題 128
三、學生問題 132
第7章文學錶現 135
第一節 殖民時期文學 136
一、南部文學 136
二、北方文學 137
第二節 古典時期文學 140
一、歐文(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 141
二、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142
三、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143
四、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43
第三節 浪漫主義文學 144
一、愛默生 145
二、梭羅 146
三、惠特曼 147
四、洛維爾 147
第四節 寫實主義文學(1860~1920) 148
一、馬剋•吐溫 148
二、亨利•詹姆斯 149
三、豪威爾 150
第五節 20世紀前半期的文學 150
一、傑剋•倫敦 152
二、辛剋萊•劉易斯 152
三、菲茨傑拉德 153
四、福剋納 154
五、斯坦貝剋 155
六、海明威(1898—1961) 156
七、多斯•帕索斯(1896—1970) 156
八、索爾•貝婁(1915—2005) 157
第六節20世紀下半期(1945年以後)的文學 158
一、垮掉的一代 159
二、黑色幽默 162
三、南方文學 164
四、黑人文學 165
第8章娛樂休閑生活 168
第一節 電影 168
一、美國電影事業的齣現 167
二、好萊塢(Hollywood)時代 169
三、美國電影發展史 171
四、美國電影成功的秘訣 172
第二節 音樂 174
一、電子音樂的齣現 175
二、閤成音樂齣現 175
三、音樂形態改變 176
四、音樂種類 176
第三節 體育 180
一、運動的發展 181
二、重要運動 182
第9章對美國的反省與批判 191
第一節 三位知識分子對美國的反省 191
一、托剋維爾 192
二、西濛•波娃 193
三、布熱金斯基 194
第二節 歐洲三學派對美國大眾文化的批判 195
第10章結論:從矽榖看美國文化精神 198
附錄1後資本主義的文化反思 200
一、何謂文化? 200
二、對資本主義的瞭解 202
三、對後資本主義的認識 203
四、對後資本主義文化的反思 210
五、結論 211
附錄2參考資料 213
附錄3美國史大事記 228
參考書目 235
推薦序
研究美國問題最引人入勝之處,乃在於看到瞭這一將近三億人口的強國,如何融閤瞭來自相異地區的移民,從而誕生瞭人類文明史上占有相當地位的美國文化。盡管美國迄今僅有230年的曆史,卻成功締造瞭一個獨特的文化。這一現象可以稱為“移民文化”(immigration culture)或是“多重文化”(multi-culture)。這一特質就成為其“文化導嚮”(cultural direction)。這一“復閤文化”(complex cultural of Americans)就成為美國文明及其精神所藉。
近年颱灣研究美國問題多將重點放在政治、經貿上;尤其專注於對美關係。這一現實上的所需,也就成為今此一學科之重點,卻放棄瞭對美國文化的探討。在這一不健康風潮之下,人們也就很自然地認為美國文化僅是“商業文化”(commercial culture)。這一錯誤的認知使得人們缺少對美國正確的認識,而僅有膚淺的看法。事實是唯有認識美國文化,始可瞭解美國,也纔能夠研究美國政治及對美關係;否則隻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空想而已。
然而問題是,有誌研究美國文化的朋友們,卻找不到一本對此問題有足夠分量的中文專書。所幸今天立樹的這本《美國文化史》能夠挺身而齣,擔當重任,作為研究美國問題的入門必修專書。立樹在過去數年內著書立言,對推廣美國研究有至深且廣之貢獻,是年輕一輩學子中治學有成之佼佼者。今逢其專書付梓之際,僅書此序以為誌。
李本京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
捲首語
1999年寫瞭一本《美國通史》,按傳統編年體例撰文,齣版以來,雖刷瞭四次,也再版瞭一次,但總覺得有些不足。許多在大學擔任美國文化課程的同事,認為書本的篇幅太大,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講授,建議再寫一本,篇幅小一點,並從整體角度探討,不要隻局限在政治的變遷之中,激起我寫作的欲望,改以紀事本末的體例撰述。
從構思到執筆,前後約花瞭一年半的時間,雖然辛苦,但日子緊湊有序,如今書成,反而有點不知所措之感。算算近六年來,寫瞭《美國通史》、《世界文明史》(上、下冊)、《高中曆史》(世界文化篇)、《高職曆史》(世界文化篇),加上與蔡英文、陳炯章兩位教授閤編的《近代西方文明史》,以及齣版博士論文《司徒雷登調解國共衝突的理論與實踐》,如今再添上《美國文化史》,也算是教學相長,但卻因此耽誤瞭升等,成為學校認知中不求上進的副教授。我常想,大學的教職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專注研究,發錶研究論文,一類專注教學,從事教學著作。如此一來不僅國傢學術水平提高,學生也受惠無窮。
《美國文化史》得以成書,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恩師李本京教授,他在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班對我的指導,使我畢業之後在這一個領域有揮灑的空間。其次是我任教的輔仁大學曆史研究所同學,特彆是譚乃元同學在繪製地圖方麵所付齣的心力,廖心嘉、梁德明、洪俊豪,還有中文研究所吳浩宇、謝元雄、王巧如、羅喬憶同學的校稿,使得本書得以順利完稿。當然,五南圖書齣版公司的抬愛,願齣版本書,更是令我感動與感謝的。
林立樹
於輔仁大學曆史研究所
2005年7月
序言
20世紀以來,學界對文化的探討,情有獨鍾,對文化研究的作品,也是車載鬥量,難以計數,但對文化的反省卻南轅北轍,莫衷一是,特彆是有關文化的定義。什麼是文化,在過去的認知中,文化與曆史混為一談,多數學者將文化視為“曆史的殘餘”,是政治、經濟、社會以外的曆史材料,包括思想史、藝術史等。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認知已不符閤時宜,文化逐漸脫離曆史的殘餘,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與曆史的關係引起重視。目前的認知是,曆史是對過去的描述,文化則是對過去認識的概念,透過主體的意識建構過去,而這種過去正左右瞭人的活動。
在人類的認知活動中,人由何處來,是人的好奇,也是人文的意義與價值所在。對這個問題的探索與迴答,構成不同時代的不同認知與不同發展。18世紀以前,普遍相信人是由上帝所“創造”的,因此竭盡所能,試圖瞭解上帝的真相。19世紀起,人不再執著是由“上帝”創造,而相信是由“演化”形成,從此“競爭生存”成為人類生活的方式,但這種立基於“物種”的生物學探討,至19世紀下半葉麵對挑戰,因為它雖說明瞭人與動物的不同所在,卻無法解釋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差異。社會學與文化學提供瞭人的另一種“起源說”:人是社會與文化的産物,受“社會結構”、“社會行動”與“文化模式”影響,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錶現。它說明瞭人與人不同的原因,此後人的存在意義和價值與前不同。本文立論基礎即試圖經由文化過程,瞭解一個民族的發展。
西方人在區辨不同地區人群的錶現時,喜歡從文明與文化不同的語境中加以分辨,將其視為進步與野蠻的分辨所在。這種以歐洲為中心的文化論,近年來在美國文化,特彆是多元化的思維衝擊之下,已無法符閤時代的脈動。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大大加深,美國的價值觀在美國軍人派駐海外,美國傳媒在世界各地推銷之下,成為“全球化”的“榜樣”,因此研究美國文化有其必要。
美國的發展與其他國傢不同,從地理角度來說,位於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北為友邦加拿大,南為眾多小國的拉丁美洲,國防安全可靠,國傢發展迅速。從曆史層麵來說,它是一個移民所組成的國傢。移民來自四麵八方,有先來,有後到,形成多元共處。美國崛起於18世紀,發展至20世紀,成為世界警察,盡管“九一一”事件為美國帶來重創,但作為世界的巨人仍有其傲人的一麵,其中最為人贊譽的文化成就是其“民主”與“平等”的精神,及其所創造的富裕生活。標榜民主、學習民主的國傢比比皆是,但是能像美國一樣的民主國傢卻難見一二。美式民主不隻是政治,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尊重彆人的生活方法。重視“平等”,但不是“平等”的結果,而是“平等”的機會,這種態度給人的印象是“希望”。來到此地的人多少都懷著一份希望,從今生到來生,從移民到僑民乃至難民皆然。20世紀美國文化大力外銷,令許多國傢不滿,也惹來許多批評,但是其對人權的尊重,自我反省的精神,仍有許多予人藉鏡之處。因此對美國文化的認識就不能止於個人的好惡,更應對其價值做深入的瞭解,這是本書立論的宗旨所在。
本文撰寫與一般編年體的敘述方式不同,采紀事本末體例,分九個章節進行。第一章介紹美國人與美國版圖,誰是美國人?與其他國傢不同的是,美國是一個移民的國傢,美國人不是依據血緣,也不是種族,而是身份的認定,換言之,美國人不是住在美國的人,而是享有美國公民權的人。至於美國版圖,也不是立國之際即告確定,而是逐漸擴張形成,因此探討美國疆土就必須瞭解其擴張。第二章迴顧美國曆史的發展過程,由殖民時期的北美洲到美國建國至2005年布什就職後的行政錶現,從外交與內政兩個麵嚮著手,透過曆屆總統的施政,對美國的曆史作整體的瞭解。第三章介紹美國的文化趨勢,文化不同於曆史,曆史所呈現的是偏重結果,文化則是重視參與的過程。美國文化是由歐洲移民文化到本土文化的建構,其價值與意義自然不同,本章將對美國本土文化特色作一說明。第四章敘述美國人的思想,思想是區彆人與人、人群與人群往來的主要依據。西方哲學傢蘇格拉底以“知”來說明人的地位,而“知”就是思想第一步。本章試圖經由美國人的思想模式,找齣與其他國傢地區人們的不同之處。第五章是政治體製,美國被譽為民主國傢的典範,許多學習美國製度的國傢均對美國的民主愛恨交加,其理何在?第六章描述美國的社會,美國的傢庭、教育關係著美國人的成長,許多國傢學者一心仿效美國教育,從事教改,但往往效果有限,美國的教育有何特殊?令人好奇。黑權與女權是美國社會兩大議題,有關其形成與發展對美國及其他國傢社會帶來的重大衝突,本章將有所說明。第七章討論文學,文學是國傢精神之所係,美國文學由外來走嚮本土,代錶的是一種不同於歐洲的氣質,透過不同時期的錶現,可以感受到美國進取的一麵。第八章介紹美國的流行文化,包括體育、音樂、影視。這些原為少數休閑人士獨占的享受,在美國資本主義的運作之下,由生活的奢侈品變成生活的必需品,人人參與,個個分享,它改變瞭生活的風貌,也轉換瞭生命的態度。第九章介紹其他國傢知識分子對美國當代文化的批評與反思,最後一章從矽榖的發展看美國文化以作為總結。
全書末附上2005年在本校曆史係所舉辦的“文化的中間人”研討會中發錶的一篇論文《後資本主義的文化反思》作為結語。這是我多年來的寫作習慣,在書本之後附上一篇文章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