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13:一個走嚮破碎的共和國
大選與大決裂
1913年,北洋集團還不懂民眾政治,他們在1913年大選中比較消極,結果國民黨勝瞭。國民黨勝選之後,宋教仁等開始根據憲法,正大光明地與北洋集團競爭政權。於是,通過南北各方妥協而産生的民國政治結構到瞭無法依靠“政治化妝術”維持下去的地步,決裂勢不可免。
1913大選與“大決裂”/章永樂
危機四伏的“大妥協”
必然的“大決裂”:從《臨時約法》到實力政治
1913年的選情與變局/張 永
沒有北洋的大選
民國政體的破裂
宋教仁遇刺
1913年3月,滬寜鐵路車站的三聲槍響擊殺瞭正欲問鼎民國政壇的國民黨領袖宋教仁。民初鼎沸的議會政治與政黨活動也隨之如曇花一現,就此歸於沉寂。宋教仁遇刺,隻是曆史大勢的一種偶然錶現形式,還是由此造成瞭民初政治的最終轉嚮?民國初年的中國,是更需要一個高度集中、強有力的政府,還是本來能夠沿著民主政治之路一道走下來?
民初刺殺宋教仁案及其政治波動/遲雲飛
道路之爭:袁世凱刺殺宋教仁的政治背景
民初政局:當傳統政治遭遇民主憲政
宋教仁遇刺與民初政治/高全喜
民初政治的轉嚮
革命的退場與重啓
宋教仁:“暗殺時代”的犧牲品/陸建德
曆史充滿悖論:主張暗殺的人死於暗殺
從建立有效中央集權的角度看袁世凱稱帝
宋教仁之路與民初時政/章永樂
晚清國傢能力的削弱
政治美德不常有
關於袁世凱的謎團
袁世凱或與刺殺宋教仁案無關/張 永
刺宋案始末:袁世凱到底參與瞭多少?
缺乏製衡:袁世凱個人局限導緻中國喪失建設良機
“二次革命”
隨著宋教仁遇刺案的展開,刺殺元凶直指袁世凱及北洋政府。是在法律的框架內解決此事件,還是動用武力進行“二次革命”?革命黨人的觀點發生瞭分歧。 孫中山力排眾議發起的“二次革命”,是民國初年從議會政治到武力鬥爭路綫的轉摺點。“二次革命”的南北之爭,是製度之爭還是權力之爭?是革命的繼續還是對革命的反動?
正義但倉促的“早産革命”/楊天石
專製皇權與民主共和之爭 69
抉擇與爭議:政治鬥爭與武力革命
製度缺席的“二次革命”/袁偉時
“二次革命”先天不足
“二次革命”的曆史教訓
“二次革命”與“不斷革命”/楊天宏
“二次革命”師齣無名
革命黨的背離
“二次革命”,唯一的選項?/張華騰
鬥爭與妥協
理由充分嗎?
“二次革命”與時局轉型
帝國主義,共同的後颱/瑞貝卡
“二次革命”隻不過是參議員之間的風波
戊戌變法比辛亥革命還重要
1913年,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個延續
北洋的幫閑政客黎元洪/馮天瑜 121
漁父遇刺,風雲暗湧 121
湖北兵變,反遭血洗 123
霸王請客,被調入京 126
1913,革命與政治
從1911年清帝退位到1913年“二次革命”,革命黨、立憲派和北洋集團在國傢統一、五族共和問題上的態度是一緻的,但對於統一國傢政權正當性的基礎和國傢如何運行等問題有本質的分歧。革命黨、立憲派和北洋集團,民國初年的這三支主要政治力量,隨著在政壇上一次次的糾纏和交鋒,開始分化、蛻變……
民初社會治理秩序崩潰導緻立憲失敗/鞦 風 131
民初立憲,忽視瞭北洋與清廷 131
地方士紳與清末立憲派 142
1911—1913: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145
從“南北議和”到“二次革命”/章開沅 152
財政睏難是“南北議和”的一個原因 152
法統之爭與“二次革命” 154
1911—1913:革命與“革命的反革命”/高全喜 159
1911—1912,從革命到國傢建構 159
1913,政治的轉嚮 167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