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当代负有盛名的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哲学博士,悉尼大学亚洲研究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主要著述有专著 《流氓的盛宴》,文集《燃烧的迷津》、 《话语的闪电》、《记忆的红皮书》、《孤独的大多数》、《朱大可守望系列》(5卷 )等;主编教材《文化批评》、年鉴《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1-8卷)等。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其见解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富有影响。
发表于2025-04-10
华夏上古神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朱大可教授上下两册887页的《华夏上古神系》有着极大的野心,所以刚一出版,我就急不可待地买了。但到手之后,看了几分钟,就判定本书价值不高。 在人类出走自非洲的基因证据成为新共识之后,必然各个传统人文学科都要因此修改。朱大可作为一个有正常国际观的教授,自然受到启...
评分中国古时,特别是上古很多传说好似无从考证,但历史总有蛛丝马迹;有一次在飞机的航空杂志上看到被转载的朱先生的短文,立时被吸引了!谁承想“西王母”竟是个长的有波斯外表的男的,而且瑶池会面的地方正是土耳其那里。恰巧最新的考古发现在土耳其那时确实已经成熟的农耕历史....
评分图书标签: 神话 朱大可 神话学 历史 文化研究 人类学 中國文化 宗教
《华夏上古神系》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向西方主流人文阐述体系注入“中国元素”。书中论证女娲、盘古、西王母等上古大神的“外来身份”,提出秦帝国的制度原型来自波斯等,揭示中国先秦神话是“亚洲精神共同体”的结晶。作者认为,高度开放,博采众长,继而实现超越,完成原创,是华夏文化精神的伟大特性,也是其卓立于世界文明之巅的主因。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
《华夏上古神系》为朱大可耗费20多年时光的研究成果。全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运用人类学、史学、符号学、神话学、语音学等工具,对中国上古文化的起源、尤其是神话的起源和流变,通过独辟蹊径的探索,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
图书馆借来看的。奇书,脑洞够大。认真你就输了。
评分我连一星都懒得打。
评分肆意汪洋啊朱教授,这书。。。。看着有启发,但论证几乎就算不上论证,就对音和神格就行啊?一边看一边想这朱教授家肯定有不少大麻烟吧。
评分朱大可在后记里说这是他“第一本认真的学术专著”,我看叫一本正经的扯淡还差不多。搞当代批评和文论的人,针对当代文本做一些理论阐发还行,甚至满嘴跑火车只要能自洽也行。但是,做历史研究尤其是上古史,扎实的史料和逻辑推演才是最重要的。难怪搞古代的同侪看不起搞当代的呢!当代学风之浮躁由此可见一斑。
评分上周买的,然后用了三天看完。人类非洲起源说和华夏文明西来说的典型。作者说他发现了全球神名音素同一化的规律,意思是说各种古老文明都诞生自非洲智人,因此神话里的人物的发音都同样地带着智人宗教神话里神名的基因和痕迹。东亚文明相对于西亚和印度文明成熟地较晚,因此中国最早形成的神系大都来自这两个文明,比如伏羲,女娲,祝融。到了战国以及秦汉,又由于政治需要,篡改和生造了更多的神仙,比如盘古,黄帝,三清,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
华夏上古神系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