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特(Colette,1873-1954),原名西朵妮-加布丽埃尔•科莱特,不仅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女作家,还是记者、演员、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她创作了五十余部反映法国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依然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其小说代表作主要有“克罗蒂娜”系列及《谢里宝贝》《白日的诞生》《二重唱》《吉吉》等,她还创作了大量散文作品,如《花事》、《茜多》、《动物对话》等。一九四五年,她当选为龚古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四年后更当选为委员会主席。一九五四年八月三日,科莱特在巴黎去世,法国政府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一九四七年,瑞士出版商梅尔莫提议定期给科莱特送一束不同的花;作为交换,科莱特要描绘众花中的一种。其结果就是一九四八年,洛桑的梅尔莫出版社出版了“花束”丛书中一本题为《花事》的小集子。在科莱特的笔下,玫瑰、百合、栀子花、兰花、郁金香、马蹄莲等二十余种花卉熠熠生辉,仿若一个个灵性生命的花神。本书还辑录了科莱特另外两篇散文名篇《葡萄卷须》和《茜多》,以飨读者。
朴素的白色封面,从书脊上看,浅灰、炭灰、白色。它陷在周围彩色喧闹的大书之间,不声不响的。我的目光像撬起一粒钉子一样把它挑了出来,只因为一瞥间扫到了那个名字:“科莱特”。 喜欢猫样的女人,特别是会写作的猫样的女人,她们的温顺和叛逆是一体的两面,而且转化起来...
评分无意中翻看这本《花事》,本以为是普通的随笔集,翻翻就完了,但没想到自己被深深吸引。首先是书中24张各种花的“藏书票”,太漂亮了,每张都让人有收藏的欲望。一边翻一边想,等我翻完要把这些“藏书票”拆下来,表起来,无疑是家里最美的装饰之一。书中没交代这些精美的...
评分看了一眼就从图书馆捧回家了。 续借了一个月,快到期了还是不舍得还。 实在是喜欢。 喜欢这样干干净净的封面。 喜欢每一页花的插图。一笔一划,精致素雅。 喜欢这样的纸张,摸上去是细腻的触感。 看着那些用陌生文字写就的花名,突然就有学法语的冲动。 读了书后的简介,可以...
评分有次陪人逛街时见到一寻常店面,门中间挂一块颇文艺的木牌,上书“气味图书馆”五字。踏进去,一股混杂着尘土潮气和甜酸味道的气息迎面而来,让人甚感疑惑:(久不逛街,)现在都流行这味儿了?进得店内,才知是一家香水店,而柜台上陈列的气味样本颇为惊悚:泥土!暴风雨!铁...
评分不知是否算买椟还珠,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还是它的名字和装祯。 素净的封面,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和鼓吹。翻开书,可以看到插在每段花事之前的精心绘制的“花饰”,每一张都手工粘贴。很想把那24张精美的插画一一揭下来,贴在墙上作装饰,可又舍不得。是否再买一本就舍得了呢?...
为了写而写的散文,只有一两朵花才能代表作者的心事。而万花太多,终有些变为陪衬。比起作品,作者的生平反倒更有意思。
评分不喜欢这个风格
评分写得很美,仿佛盛开在笔下的花。
评分最喜欢的是外两篇,之前的正文觉得像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反而失其天然之味,就如同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十二首曲子里面真正的佳作只有几首。
评分不喜欢这个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